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师资管理机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契约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包括对相互责任的期望及彼此对自己义务的认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强调在组织与员工关系中,除了正式的书面契约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存在着隐性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它同样是影响员工对于组织的态度和行为的决定因素,因而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们关注的话题。大学教师作为人格独立、自主性强的知识群体,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仅靠书面合同不能得到很好地维护,还需建立起教师与学校之间良好的心理契约。本文将社会心理学中的心理契约理论引入高校教师管理领域,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师资管理机制。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我国目前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现状加以了解,并采取数理分析软件研究了影响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满意度、忠诚度等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师资管理机制,以及提升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论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调查与分析。根据高校教师群体特征设计调查问卷;面向高校师资管理人员设计访谈提纲,进行抽样调查和访谈;对调查结果及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第三部分为高校师资管理影响因素及问题分析,为把心理契约引入构建高校师资管理中提供了依据;第四部分为高校师资心理契约管理机制的构建,包括心理契约监控、更新与明晰化机制,基于心理契约补救的高校教师心理契约违背应对机制,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满意与忠诚管理机制四个部分。第五部分为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师资管理相关策略。通过研究分析提出高校师资管理心理契约机制的构建对策,主要包括将双向沟通常态化、改善高校教师的环境与条件。
其他文献
2009年4月—2010年1月,对东钱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季度调查,并对其环境状况进行生物学评价.共记录底栖动物3门4纲28属30种,其中寡毛类5种、水生昆虫1
我国教育已步入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是新时期高中德育的重要任务。高中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道德认识、
根据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的现状,并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信息平台的设计方案,介绍综合信息平台的功能,分析其体系架构及基于XML的数据
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病死畜禽、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等农业废弃物资源,用则变宝,废则生祸。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废弃物资源量大面广,十分丰富。十多年前,秸秆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