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tivirus载体介导hBMP-2基因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实验一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目的:分离和培养大鼠的骨髓间质干细胞。掌握原代细胞的培养技术,了解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材料和方法:四月龄的SD大鼠,沿用Friedenstein的方法,利用间质干细胞粘附于组织培养板的特性,首先利用梯度离心分离出单核细胞,再利用干细胞粘附于塑料培养板的特点,获得较纯的贴壁生长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结果:细胞贴壁较快,呈克隆生长,细胞形态为均一的长梭形。在接种24小时后可见成纤维状的细胞以散在的方式贴壁,2—3天就可见一些集落形成,7—10天后集落迅速增多,并且逐渐长大融合成片。随着集落生长的不断扩大而融合为单层。传代培养后细胞不再以成集落的方式生长,而是呈均匀分布生长。原代培养结束时细胞数为105左右,P10代细胞数约为1012左右。结论: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技术成熟,细胞增殖能力旺盛。实验二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鉴定目的:通过表面抗原检测确定培养细胞的正确性。为下一步实验确定良好的种子细胞。材料和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骨髓问质干细胞的表面抗原,包括CD29,CD44,CD90,CD105,CD34,CD45,CD11b,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Ⅱ。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90,CD105显示阳性,而表面抗原CD34,CD45,CD11b为阴性,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Ⅱ均为阴性。结论: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表面标志为非单一性,表达间质细胞、内皮细胞和表皮细胞的表面标志,一般认为整合素家族成员CD29,粘附分子CD44、CD105以及胸腺和外周T淋巴细胞标志CD90等是骨髓问质干细胞的重要标志物。第二部分携带hBMP2基因的慢病毒转染骨體间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目的:观察慢病毒载体诱导rMSCs后的变化情况,检测rMSCs是否按预期方向向成骨细胞转化。材料和方法:含有hBMP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诱导rMSCs,诱导第0、3、6、9、12、15、18、21天测定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及细胞染色情况;采用钙的定量测定沉积钙的浓度;免疫组化分析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诱导后的rMSCs,随着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时间的延长,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逐渐增加,染色良好,而未经病毒诱导的干细胞,培养21天,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无明显的变化;诱导组Ca2+的浓度持续升高,到第15天后Ca2+的浓度达到最大,此后达到平稳期,未诱导组钙沉积无明显变化;诱导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染色呈阳性,而未诱导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免疫组化和组织化学技术证明,诱导的rMSCs细胞能够产生工型胶原、碱性磷酸酶,并具有矿化能力,证实在慢病毒载体的诱导下r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第三部分成骨细胞—β-磷酸三钙复合体的构建目的:观察大鼠成骨细胞及MSCs在β-磷酸三钙表面的贴附及生长情况。材料和方法:四块多孔β-磷酸三钙(直径8mm,厚1mm),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β-磷酸三钙在负压条件下用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100μg/ml)浸渍过夜。再将两组β-磷酸三钙分别与rMSCs和大鼠成骨细胞共同培养10天,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在β-磷酸三钙表面的贴附数量和形态。结果:实验组细胞的贴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成骨细胞实验组分泌大量胶原纤维和形成钙化结节。结论:纤维连接蛋白对β-磷酸三钙的表面修饰能明显提高大鼠成骨细胞和rMSCs的贴附率,有利于成骨细胞的生长及成骨表型。第四部分自体成骨细胞—β-磷酸三钙修复大鼠颅骨极量骨缺损目的:评价携带hBMP2基因的慢病毒转染rMSCs与β-磷酸三钙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对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材料和方法:250~350 g雄性SD大鼠42只,均在全麻及无菌条件下取其左侧股骨及胫骨,行MSCs培养及成骨诱导。实验细胞在培养14d后消化接种于经纤维连接蛋白表面修饰的含孔磷酸钙陶瓷上继续培养10d。所有大鼠均造成颅骨极量缺损(直径8mm)模型,用自体细胞行骨缺损修复。随机分为Lev-BMP2转染细胞+β-TCP组(n=10);rMSC+β-TCP组(n=10);β-TCP组(n=10);Lev-BMP2转染细胞组(n=4);rMSC组(n=4);空白对照组(n=4)。于第4、8、12、20周从形态学及组织学角度观察比较颅骨缺损修复愈合情况。结果:无论X线摄片及组织切片均表明,实验组颅骨极量缺损修复优于同期对照组。在各时间点Lev-BMP2转染细胞+β-TCP组和rMSC+T-TCP组在植骨区均有新骨形成,而β-TCP组仅见边缘区成骨。结论:Lev-BMP2转染BMSCs复合β-TCP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可以修复大鼠颅骨极量骨缺损。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来自耐辐射球菌DNA修复相关的关键蛋白DrRRA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以及来自变形链球菌的smu.595的结构研究。耐辐射球菌(D. radiodurans R1)具有卓越的耐辐射,抗氧化,抗干燥的能力,即使受到大剂量的电离辐射,它仍能高效修复DNA,重建染色体。在我们所研究的D. radiodurans R1一组DNA修复蛋白中,DrRRA具有双组分系统(two comp
作为一种重要的大气组成气体,二氧化碳对环境的作用不可忽视,而植物和一些动物对二氧化碳的感知能力也对其生态活动有着重要影响。近期对小鼠的研究发现,碳酸酐酶-Ⅱ(CAⅡ)、鸟苷酸环化酶(GC-D)和磷酸二酯酶2A(PDE2A)这三种酶的编码基因组成了动物感知二氧化碳的功能通路。进化分析则表明,GC-D在大部分较为高等的灵长类中已经成为了假基因,而在一些哺乳类中该基因也承受着进化负选择。结合通路背景对C
第一部分RLIM参与p53功能调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中文摘要P53通过转录调控靶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周期阻滞、凋亡、衰老、DNA损伤修复、细胞代酣及自噬等重要过程。P53处于细胞对应激信号反应的调控网络核心位置,其蛋白水平及功能受到严密的调控。众多的P53调控子中,HDM2处于核心地位。HDM2可促进P53泛素化及蛋白酶体降解,还可直接抑制P53转录活性。调控HDM2稳定性及功能,对于细胞启动适合的p
学位
正则代数,本文也称之为Artin-Schelter正则代数,最早是在1987年由Artin和Schelter定义的.它被看作是非交换射影空间的齐次坐标环,也被人们认为是多项式环的非交换推广.自此,关于它的分类一直是非交换射影几何领域里的一个重要问题.Artin, Tate和、Jan den Bergh利用几何的方法最终完全分类了三维的正则代数.至于四维正则代数,则主要分成(12221),(1343
铌铁酸铅Pb(Fe1/2Nb1/2)O3(PFN)是一种具有高介电常数、铁电、反铁磁/铁磁和磁电耦合等多种性质的功能材料,它在高介电电容器、多铁存储技术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1-x)Pb(Fe1/2Nb1/2)O3-xPbTiO3(PFNT)是在PFN基础上掺杂改性的二元复杂钙钛矿铁性材料。与著名的弛豫性铁电体Pb(Mg1/3Nb2/3)O3-PbTiO3(PMNT)相似,随着PbTiO3浓
乙酰辅酶A合成酶/一氧化碳脱氢酶(acetyl-CoA synthase/carbon monoxide dehydrogenase,简称ACS/CODH)是一类来源于厌氧微生物的双功能金属蛋白酶。它是一个由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组成的四聚体蛋白,其分子量为310kD。该酶分子内部含有一个长达133A的疏水通道将七个复杂的金属簇(2个A-cluster、2个B-cluster、2个C-cluste
本论文主要讨论了极值拟共形映射与Teichmiiller空间中的若干个问题,主要包括了:1.极值Beltrami系数的Hamilton序列的构造问题.2.具有弱不可缩伸缩商的极值拟共形映射在每个Teichmuller等价类中的存在性问题.3.万有Teichmuller空间对数导数嵌入模型及Schwarz导数嵌入模型的几何性质;平面区域的Schwarz导数单叶性内径问题.4.渐近Teichmulle
本文考察具有非退化系数的Schr(?)dinger方程这里qij(x)是常系数的扰动,系数矩阵(qij)是非退化,并且满足Non-trapping条件(参见第一章定义1.3)。主要结论是如下两个定理(参见第一章第四节定理A和定理B):定理A假设非退化条件、Non-trapping条件和衰减性条件成立,则非退化变系数Schr(?)dinger方程存在唯一解,并且对于任意0
本文主要目的在于研究拟共形映射极值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Teichmüller空间性质.拟共形映射的概念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1940年左右,德国数学家Teichmüller利用极值拟共形映射理论来研究Riemann模问题,对这一经典的几何问题给予了完美的解答.此后,对拟共形映射与Teichmüller空间理论的研究就一直倍受数学家们所关注,Ahlfors,Bets,Gehring,Earle,Gar
本文围绕万有Teichmuller空间的几何性质展开,将万有Teichmuller空间与单叶函数,拟共形映射,Loewner链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了万有Teichmuller空间的不同模型下的测地线唯一性性质,解释了Pre-Schwarz导数模型下单叶性内径的几何意义,给出了在一个区域内局部单叶的全纯(亚纯)函数成为整体单叶函数的充分条件,并得到了区域的Pre-Schwarz导数单叶性内径的下界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