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薄膜分子取向影响机理及其电荷传输特性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eeze_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薄膜晶体管凭借其加工工艺过程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有望实现柔性卷到卷(roll-to-roll)大面积生产等特点,已在柔性显示、柔性存储、射频识别(RFID)标签、传感器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有机半导体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普遍仍处于较低水平,还无法满足微电子器件的要求。研究表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分子取向对材料内部的电荷传输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器件对于分子取向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分子取向取决于有机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有机分子与绝缘层间相互作用力二者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可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进行调控的。因此,在原子水平上深入理解有机薄膜沉积生长过程中分子取向影响机理及电荷传输特性,是提升有机半导体器件性能的核心问题。本学位论文以典型的并五苯有机薄膜晶体管有源层的沉积制造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模拟-理论计算-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角度揭示了有机薄膜初始生长过程中分子取向的形成和转变机理,探讨了工艺参数对分子取向的影响规律,对不同工艺参数下有机薄膜的电荷传输性质进行了理论预测,给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区间,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包括:结合理论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并五苯薄膜生长过程中分子由平行取向转变为直立取向的现象,得到了取向转变临界分子数,揭示了分子取向是由并五苯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并五苯分子与基底间相互作用能二者之间的强弱关系控制的,基底表面的改变可调控二者的强弱关系。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系统地探讨了基底温度和外加电场对并五苯薄膜分子取向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优的基底温度区间,以及合理的电场方向和强度。研究发现,低温时并五苯分子聚集形成具有直立取向、有序且热稳定的团簇;高温时并五苯分子将形成具有平行取向的无序团簇。平行于并五苯分子长轴或短轴的外加电场有助于分子直立在基底表面;垂直于并五苯分子平面的外加电场将使得分子平躺在基底表面。基于Marcus电荷传输理论,结合分子动力学方法,密度泛函理论和动态蒙特卡洛模拟研究了并五苯单晶和团簇的电荷传输性质,通过计算不同基底温度下并五苯薄膜载流子迁移率的变化趋势,得到了基底温度的合理范围。通过真空蒸镀实验,测试了不同基底温度下制备的并五苯OTFT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建立了基底温度与器件迁移率的关系,验证了仿真模拟和理论计算的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产钳助产和急诊剖宫产在第二产程异常产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12至2019-12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煤矿医院收治的98例第二产程异常产妇,根据对第二产程异常的
文章以青少年举重训练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研究发现存有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基础性训练、过早的专门化训练、不重视心理训练等问题。所提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救治转运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6-01至2019-09-30于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按入院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李忠鉴自撰《李湛轩自叙年谱》稿本,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藏。是谱一方面勾稽其族李朝仪、李端棻二人行迹甚夥,尤其记载了李端棻编修翰林、提督云南、恩赦回籍等重大史实,可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