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金融创新的发展史。在人类发展早期,人们通过将食物进行储存以实现跨期效用最大化。之后,货币的引入使得人们可以将自己的资源禀赋交换成货币,从而可以实现不易储存的物品的跨期存储,这进一步提升了人类的福利水平。然而,人类金融创新的步伐并没有停止,银行的创立使得人们不仅仅可以进行跨期储存,而且可以将未来的收入通过贷款的方式转移到当前来使用,从而人类的福利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入近代以来,随着人类知识水平以及金融系统的发展,金融创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最成功的金融创新莫过于股票、期货及期权的引入。股票的引入使得人们可以不仅仅可以分散人们对于未来经营活动的风险,而且某个公司股票持有者可以享有该公司未来“状态依存”的货币收益,人们通过买卖股票不仅仅可以实现时间尺度上的财富跨期转移,而且可以“交换”未来不同风险依存的货币收益。期货的引入使得人们可以规避未来的价格风险,期权的引入使得人们可以在锁定损失的情况下,追求未来更大的风险依存收益。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对于金融创新的研究也随着一起深入。最早的创新研究来自于产业经济学中,Schumpeter在1912年写的《经济发展理论》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之后,在产业经济学对于创新研究的基础上,金融创新研究也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对于金融创新的研究开始于对于金融创新的原因分析,西方学者提出了解释金融创新的各种理论,例如约束诱导假说,规避管制假说、财富增长论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于金融创新的研究主要在于利用一般均衡模式来分析金融创新产品引入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最优证券的设计以及各种金融创新产品的线性组合问题。本文延续了对于金融创新分析的研究思路,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内分析了货币收益基础证券、货币收益普通证券(股票)、实物收益基础证券、实物收益普通证券的引入对于经济体福利的影响。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当前金融体系内尚未存在的新型金融工具——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具有和股票非常相近的特点,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股票是以某个公司未来收益作为标的,而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以某个公司未来边际成本为0的商品或服务作为标的。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引入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后,社会福利仍旧会得到提升。为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本文也详细阐述了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与股票的区别和联系,并且也初步探讨了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的定价问题。最后,本文以一个实例分析展示了无限期实物收益普通证券的具体发行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