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标记“可不是”的话语功能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12214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功能角度出发,以话语标记语“可不是”为研究对象,将话语标记语“可不是”分为应答标记语和语篇衔接标记语。从“可不是”的分布特点和话语功能切入,从语用功能角度进行描写和分类解释,同时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就是”、“真是”等“X是”类标记语进行替换对比分析,以期更好地展现话语标记语“可不是”的语用功能。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前人关于话语标记语的研究成果,说明了本文对“标记语”的界定,指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话语标记语“可不是”概述,通过对“可不是”的相关研究成果做了综述,得出其共时角度研究不够全面的现状,文章继承了前人对于“可不是”词汇化历程的探究成果,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可不是”及其相关格式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   第二章:“可不是”的话语应答功能,对作为应答标记语的“可不是”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功能分类及描写。将其分为赞同、反馈、礼貌、反语、抢夺话轮和感叹六种功能。   第三章:“可不是”的语篇衔接功能,把作为语篇衔接标记语的“可不是”化作三大功能类来描写,即承上启下功能、停顿追补功能和收束功能。其中承上启下功能又根据交际效果的不同细分为几个子功能类。   第四章:标记语“可不是”与“X是”的对比研究,主要讨论了话语标记语“可不是”与话语标记语“就是”、“真是”在功能内部的共性和差异。“可不是”与“真是”、“就是”在使用环境和表达的语气情态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文章认为在具体使用中,交际主体面对不同的语境,在组织语言,实现交际行为时,总是会先设立特定的交际对象,选用不同的标记语,以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结论部分对全文做了总结概括,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提出利用变压器频响试验数据,来辨识其等效模型的参数,以此诊断变压器绕组变形。方法是:首先根据变压器电压传递函数和入端导纳函数分子、分母系数来粗定参数,然后把这些粗定的参
阐述了采用 IP技术实现变电站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远程诊断维护、故障录波等信息综合数字化传输的原则、技术条件和实现方法。指出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如何分
纯文学的时代内涵和历史内容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清理,目的是为了分析80年代以来的纯文学话语。而本文试图穿过纯文学的历史化的界定,对纯文学进行本体式的追问,也就是分析纯
神话是原始先民智慧的结晶,它凝结着人类最初始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作家创作出了大量的带有神话色彩的文学作品。作家把神话传说作为素材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