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城镇遍布大江南北。历史城镇中那些独特的建筑风貌、丰富的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古朴的生态环境以及古老的生活方式与现代城市的生活环境形成着强烈的差异。随着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高速的经济发展,这种差异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往历史城镇。在历史城镇的开发过程中,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撞击越来越激烈,也为其开发带来了挑战。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历史城镇开发与保护的现状与研究成果的分析,对历史城镇的概念、价值、分类等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找出了当前历史城镇存在的典型开发模式,并对每种开发模式的原理及应用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对当前历史城镇的典型开发模式的局限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建立了历史城镇可持续开发的变量体系,并对每个变量取值的标准进行了确定;从而构建了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开发模式。为了使得开发模式更具有操作性,本研究总结并提出了历史城镇的特征挖掘框架分析图,为挖掘历史城镇的可供开发的资源提供了方法。最后以龚滩历史城镇为例,对历史城镇的最优开发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确定了龚滩历史城镇的最优开发模式。基于对中国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开发模式进行探索,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历史城镇的典型开发模式都是基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城镇的开发进行探讨,由于研究的局限性,并不能在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政府管理五个维度上都予以考虑。(2)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开发需要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其自身资源特征、开发供给、市场吸引力、政府的决策引导等因素进行开发模式的选择。(3)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开发模式的变量体系可由文化独特性、经济发展程度、开发规模三个变量组成。换句话说,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开发模式是文化独特性、经济发展程度、开发规模三个变量的函数。(4)通过龚滩的实证研究可知,研究中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开发模式的选择具有明确的取值标准和比较简单的选择机制;且开发规模运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够实现开发资源的提炼和挖掘,开发主题的选取,开发规模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