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簡《反淫》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y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淫》為《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肆)中的一篇,經綴合有簡51枚,所存文字約1225字。簡文以魂魄對話結構成篇,魂鋪敘十三事以起魄子之病,鋪陳簡短,韻散相間,與枚乘《七發》體式相仿、年代相近、內容相關,極具文學價值與文學史意義。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緒論”,簡要介紹本文選題目的及意義,並概述北大簡《反淫》篇已取得研究成果。第二章“集釋”,以整理者原有注釋爲基礎,全面匯集各家之說,需進一步闡明個人觀點時加以按語。如對簡3“霄霓”、簡5“(蘽)”“隱”“穀”、簡7“兆(愮)”、簡13“腬”“臑”、簡23“<杙>”、簡27“弋”、簡32“志氣”、簡35“大灌<濩(觀)>者弗小[(賤)]、簡39“脩鐔曲校”、簡40“容與”、簡42“<徼>刏精神”、簡49“靈”等字都有自己的見解。第三章“相關問題研究”,分《反淫》創作時間、七體性質、養生思想三小節。本文認為《反淫》作於《七發》和《淮南子》之前,成書時間當在文帝六年(前174年)景帝中六年(公元前144年)之間,極可能早於景帝三年。《反淫》與《七發》在問答結構、敘事模式、句式修辭等方面有共同文化淵源,當爲“七”體之雛形。《反淫》注重養生,以養神為主,同時不忽視形養,其養神遊心之道具有神仙色彩,與《淮南子》的養神觀念一致,或為淮南賓客所作。
其他文献
本文用高阶项[Q(0) x Q(0) x Q(0)](0)替代传统的SU(3)极限,对振动到转动过渡区原子核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分别用两种方法研究了能级比,d玻色子期望值,同位素移动和形状参量β,γ期望值及相应的均方差.研究发现,用高阶项代替SU(3)极限后过渡区的相变行为被加强了.接着,对极限情况做了进一步讨论,发现高阶项可以近似看作O(6)极限来处理,并且高阶项能解决异带跃迁的问题.然后,应
两夹弦源于明末,两夹弦是中国传统民间戏曲剧种之一,主要盛行于河南东部和北部及山东西部,安徽、江苏北部一带,大约有200年的历史。后来,因为盛行区域的不同,菏泽鄄城、聊城莘县一带的两夹弦被百姓称之为北词两夹弦,菏泽曹州一带的两夹弦称之为南词两夹弦。两夹弦又叫二夹弦,人们也常称之为大五音或半碗蜜,属于中国优秀的稀有剧种之一。之所以叫两夹弦,是因为这种戏使用的乐器以四弦(也叫四胡)为主,它类似二胡,不过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关注的重点。而课堂提问不仅有助于增加师生互动,促进语言习得,而且它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也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已经从不同的方面对课堂提问进行了研究。然而,以认知思维导向为视角来探索课堂提问的研究则较少,而以具体课型进行的研究更少。因此,对初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提
过去几十年来,物理学家不断在细节上加深对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了解。人们通过一个相对简洁的统一的理论来描述电磁性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同时将描述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QcD)考虑进来,得到了“标准模型”通过基本粒子的了解的加深让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变得更为丰满,但这个模型中仍存在着一些缝隙,以至于我们无法绘制一幅完整的画面。为了帮助科学家揭示粒子物理学上这些关键性的未解之谜,需要大
初中生阶段的幸福力养成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影响初中生幸福力的因素包括其家庭内部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校感知到的教师支持及影响自身情绪的解释风格。本研究从家庭、学校、学生三角度出发,了解父母教养方式、解释风格、感知教师支持与初中生幸福力的现状,分析父母教养方式、解释风格、感知教师支持对初中生幸福力的影响,探讨解释风格和感知教师支持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幸福力之间的中介效应。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塞利格曼解释风格
20世纪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对混沌现象有了深入的研究,混沌与许多自然科学都有交叉和相互渗透,光学混沌是混沌的一个重要分支。激光器的混沌及其控制与同步的研究在光学保密通讯、光学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有着广阔前景,充分利用混沌对造福人类意义不可佑量。全文研究分为三大部分:几种典型激光器混沌系统反控制、激光器时空混沌、激光器网络混沌同步。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光学混沌的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光学混沌的控制方法和同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是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德奥艺术歌曲,更是将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声乐套曲《桃金娘》是他创作的艺术歌曲代表作品之一,《核桃树》便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作品代表性的表现了舒曼艺术歌曲创作中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以及他浪漫诗意的艺术创作风格。本文首先介绍了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的个人生平以及艺术歌曲《核桃树》的创作背景,其次以这首歌
研究目的:随着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青少年的体育成绩也越发被重视,但是青少年身体素质却逐年下降,学校体育教师为改变这一现状也在不断引入和使用新的训练方法,用来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近年来功能性训练被广大学者和教练员所推崇,被各运动队中应用到体能训练之中,并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将功能性训练应用到青少年日常的教学训练中,结合功能性训练的理论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对实验对象进行功能性训练干预,探究功能性训
咏叹调《你就会看到》出自于莫扎特一部非常经典的喜歌剧作品《唐·璜》,是歌剧女主角采琳娜演唱的其中一首咏叹调。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准确把握人物角色,笔者在该论文中重点分析了其艺术特征和演唱特点,艺术特征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人物形象特征、音乐特征;演唱上重点在演唱技巧和演唱情感上做了分析。通过对《你就会看到》这两方面特征的分析,希望能为以后学习这首咏叹调的演唱者们提供一些有利的帮助与借鉴。
《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是古典主义时期三杰之一的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当中著名的选段,被古今中外的歌唱家所演绎,成为流传世间经久不衰的名曲。该作品在莫扎特的生涯背景,音乐的曲式和钢琴伴奏,演唱技巧等方面来进研究,在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歌剧作品的整体分析,从而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声乐演唱技巧。此外还应当把握住该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能够准确把握住莫扎特对于当时社会的抨击以及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