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斑水肿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术后视力不佳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与患者自身眼底状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术中后囊是否完整、术后炎症反应的程度等因素有关。虽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具有切口小、损伤轻、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是术后黄斑水肿仍时有发生。尤其是那些患有糖尿病、高度近视或葡萄膜炎等疾病的患者更易于发生黄斑水肿。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近年来新兴的眼科检查仪器,它的纵向分辨率高达10μm,可以无损伤地活体显示黄斑部的断层结构,并且能定量测量,具有很好的客观性与重复性,是观察黄斑部病变的最佳手段之一。 本文研究应用德国Zeiss-Hunphery公司生产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分析易患黄斑水肿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黄斑部的改变。分别观察24例33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一周、四周、八周、十二周黄斑部的图象变化。其结果如下: 1.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大于0.25,术后第一周视力0.25~0.5者7眼,0.6~1.0者26眼。至术后第十二周视力0.25~0.5者5眼,0.6~1.0者28眼。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正常人黄斑中心凹注视点厚度为151.5士11.lpm,将中心注视点厚度大于3SD即185 pm定为异常界限,有13眼(43.3%)自术后第四周出现黄斑部神经上皮层增厚超过正常,其中5眼于术后第十二周自愈,17眼 (56.7%)术后黄斑部保持平滑的中央凹曲线,另有3眼于术后第一周起即有明显黄斑水肿,至术后十二周仍呈水肿状态.术后第四、八、十二周黄斑中心凹厚度比术后第一周显著增加。 3.与普通白内障患者相比,易患黄斑水肿者术后各期黄斑中央凹厚度均明显增加,黄斑水肿发生率显著增高,而且术后黄斑水肿消退迟缓。 4.术后各期黄斑中央凹厚度与视力的负对数成正相关,r分别等于0.46的0.52(P(0.01). 5.正常黄斑部地形图呈中心薄(蓝黑色),四周厚 (黄绿色)的山谷样外观。术后中心蓝黑区域趋向黄绿色变化,尤以术后四的八周明显,以后逐渐恢复弯隆样外观。 总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部厚度呈现增加的趋势,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视力波动,尤其是象糖尿病、高度近视或葡萄膜炎等易患黄斑水肿者更为明显。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具有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好的特点,能够准确反映白内障术后黄斑部的变化,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及观察其转归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