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以F学校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hub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源于生活,走向生活”,突出强调了学以致用的新课改理念,教学中更是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问题教学法是当前教学中一种新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推进教师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众所周知,传统教学设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已经无法满足探究性学习的客观需要,因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问题教学法设计就变得极为重要。现阶段,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的教学实践运用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阻碍,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如所需仪器较少、实验展示效果不够形象生动、实验准备事宜比较繁琐等,使得教师与学生对这种方法不够关注和注重。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对问题教学法进行新的设计和运用,进一步展现出这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效果,本文根据以上背景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的核心观点是,首先通过引入生活物理现象结合物理学理论进行研究,证明生活与物理学理论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其次,希望借助于本文的分析,来深入强化本身的教学层次及科学研究认知,第一时间改进自身的问题教学法思想,学习领先的问题教学法理论,提升自身的物理实验能力,进而有助于自身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第三,希望借助于物理实验为载体来全面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功能,激起其物理学习的喜好,培训学生的自觉认知、创新思维,综合提升学生的专业关键素质。最后达成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目标。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对在开发问题教学法的F学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基本现状进行问卷调研。取样个别学生和高中物理老师开展访谈,分析物理学问题教学法实施的状况、已经指出的问题和老师对学生的指导现状等,并提供详细案例,同时还利用问卷调查比较研究获得问题教学法开发与运用的真实效果。从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和当代教育对学生科学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及新课程的中心思想而言,问题教学法目标更要体现出实验是对学生形成科学的方法教育,特别是实验方法论教育,全面反映演示性和创新性的教育观念,将培养更加科学的世界观作为思想理念层面的关键目标,本课题分析借助于构建一套适用于F学校高中的问题教学法策略,期望可以为未来的问题教学法研究提供理论帮助。本课题通过分析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通过对F学校高中的问题教学法方案进行调查,发现目前该校问题教学法在教师、学校、实验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次,通过结合建构主义学习观理论,构建了F学校高中问题教学法方案,并提出了教学方案的建立步骤,测试了建立方案后学生成绩的改变。最后,通过对实验的改进来优化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法方案,经过分析发现改进后的实验效果明显,有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与学生水平的提高,可以较好地促成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升后,就能够营造更佳的课堂环境。问题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五点,第一,按照不同的知识和标题类别,制订一套优化的教学策略。第二,在课堂上,老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的探讨中,让学生自我学习,借助于自身学习和同学相互探讨,分析问题,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老师应提供帮助和研究。第三,在课堂上,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进而时刻转变教学对策,持续地优化教学策略。第四,在每一节课的课堂上,老师必须对课堂上学生提及的问题一一进行分析和探讨,不要将问题留到下一堂课。第五,教师在课堂上最后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点评,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这对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社会认同指的是个人对社会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这一认同能够给个体情感带来更多的意义和价值。社会认同感较强的个体可以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靠近主流群体,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文化,也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稳定,因此对社会认同的探讨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从小培养他们的社会认同对于自身的社会适应和社会的稳定是很有必要的。家庭是能够给儿童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的关键因素,家庭
成就目标定向是指个体以表现自我或提升自我为目的从事各类成就任务的目标取向。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最终形成和谐的关系。中学阶段是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持有不同成就目标定向的学生在各类成就任务中表现不同,因而对其适应性发展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量表调查研究中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和社会适应的关系,并尝试改变学生成就目标定向,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
疼痛共情(Empathy of Pain)是指共情主体对疼痛者发出疼痛信息的觉知、判断和一系列情感反应。疼痛共情一方面可以让我们通过他人的疼痛感受感知到环境中危险的信号,警示自己做好保护自己的措施,从而更早一步趋利避害;另一方面,通过他人的面部疼痛表情和遭受疼痛后的行为反应作为吸引线索,疼痛共情促进个体产生安慰、激发关怀等亲社会行为,从而促进人际之间的紧密联系。共情主体的愤怒、悲伤等消极情绪会降低
机会关注作为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动机,反映了个体对于工作相关的新目标、新选择和新可能性的觉知,个体会根据他们感知到的未来可能性来决定他们目前的行动。任何人的行为都会受到自己看待未来方式的影响,个体机会关注发生变化,其对未来的感知和目标的选择都会随之改变,而这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目标选择,还会影响个体在目标追求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持久性。研究表明,年龄与机会关注呈负相关,年长员工较年轻员工机会关注水平更低
蜀文化作为一种独具特色并传承至今的区域文化,有其丰富性和教育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蜀文化作为本土优质文化资源,自然也是成为地方课程教育资源的最佳选择。从国家要求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始,各地区便积极进行三级课程的尝试与实施。进行基于蜀文化的成都市小学国学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研究是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探索;是在全球文化冲击背景下发展本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有益尝试;是引领
我国特殊教育的“随班就读”形式和国际上“融合教育”理念是相一致的,它们都强调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有接受特殊教育支持与服务的权利。至今,融合教育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地认同与发展,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虽然随班就读已经成为当前融合教育的主要形式,它的实施效果与融合教育的理想目标却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大部分轻度甚至中度的残疾学生到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这对提升教育
创造力,又称为创造性,是指个体能够产生奇特、新颖并且有实用价值的观点或产品的能力。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无疾病,人格发展完善的状态,同时拥有良好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稳定与进步都离不开心理健康和创造性的支持。一直以来,关于心理健康与创造性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研究者之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争论。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程度越差的个体其创造性越高。
拖延行为是困扰着许多人的一个普遍问题,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也不例外。他们的拖延行为不仅会影响学业,也容易激起他们与老师、父母的矛盾。拖延行为与很多因素相关,比如自尊水平、反刍思维、任务难度等等。自尊,作为人格发展的核心部分,对心理健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如何评价自己、社会适应能力水平等。另一边,随着近几年来积极性心理学研究的逐步兴起,在对心理韧性方面相关问题的研究上也有了重大突破。心理韧性关系着人
对情景记忆的研究,现在一般认为可以将情景记忆分为项目记忆和源记忆(Johnson,Hashtroudi,&Lindsay,1993)。对于事件是否发生的记忆被称为项目记忆(Item Memory),另外,对于事件的细节的记忆被称之为源记忆(Source Memory)。对于脑海中的大量信息,我们除了需要关注信息本身内容外,还应该注意信息的细节,比如信息获得的时间、地点、获得方式等。关注更多的细节可
本论文考虑了基于观测器的线性系统的正实控制问题,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包括了线性控制理论的发展和非线性控制理论的发展,并简述了当前控制和系统理论研究的热点,然后阐述了正实控制的概念及其在稳定性研究和控制系统理论中的主要应用,最后给出了研究工作的主要结果。 第二部分:考虑了一类基于观测器的线性中立型时滞系统的正实控制问题,提出了这类系统相应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