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以来,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试图从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入手,论述乡村有效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从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论文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叙述了乡村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治理、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有效治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乡村有效治理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关于乡村治理的思想、毛泽东关于乡村治理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乡村治理的思想。第三部分分析了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困境及其原因。包括村级党组织领导弱化及其原因、乡村治理主体能力薄弱及其原因、乡村治理体系不健全及其原因、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及其原因、乡村治理资源匮缺乏及其原因。第四部分对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时代趋向进行了分析。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乡村治理也出现了乡村治理目标的时代化、乡村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乡村治理模式的融合化和乡村治理过程的民主化这些现代化转变。第五部分探索了以治理现代化推动乡村有效治理的主要路径:强化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提升多元主体治理能力、健全“三治融合”治理体系、构建高效运行治理机制、整合乡村特色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