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家庭自测血压在高血压患者院外管理中的作用;2.探讨不同形式的家庭自测血压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血压水平和失访率管理中的应用;3.分析不同形式的家庭自测血压在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院外管理中的差别。方法 选取2016年6月到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342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家庭自测血压组212例,对照组130例;家庭自测血压组进一步按自愿原则再次分为远程监控组60例和传统自测组152例,分别以不同的管理方式对各组患者进行随访管理,6周后比较各组患者之间血压变异性、血压水平和失访率的差异;同时,分别将传统自测血压组和远程监控组患者按年龄分为年龄<55岁组、55岁≤年龄≤65岁组和年龄>65岁组,分别比较不同年龄患者之间血压变异性、血压水平和失访率的差异。结果1.随访6周后,两组患者体重、体质指数(BMI)、诊室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入组时的基线数据,其中家庭自测血压组患者血脂水平及再次就诊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经过6周的随访,远程监控家庭自测血压组患者收缩压标准差、收缩压变异系数、收缩压平均值、舒张压平均值均显著低于传统家庭自测血压组患者(6.69±1.81 VS 8.30±3.13,P=0.016;0.05±0.02 VS 0.06±0.02,P=0.048;127.66±6.16 VS 129.51±9.09,P<0.001;75.99±6.37 VS 76.58±8.25,P<0.001),远程监控家庭自测血压组患者体重、诊室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标准差、收缩压变异系数、收缩压平均值、舒张压标准差、舒张压变异系数、舒张压平均值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传统家庭自测血压组患者。3.在传统家庭自测血压组中,患者失访率高达46.1%,而远程监控家庭自测血压组中仅有10.0%;4.对传统自测组随访6周不同年龄层患者之间的比较发现:不同年龄层患者收缩压变异性、血压水平以及失访率控制水平明显不同,而在远程监控组患者中,不同年龄层患者之间血压变异性、失访率等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家庭自测血压可有效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降低再次就诊率;而远程监控家庭自测血压在不同年龄层高血压患者中对其血压变异性、血压水平以及失访率的影响明显优于传统家庭自测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