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安奈德与甲钴胺治疗原发性头痛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ke198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与甲钴胺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原发性头痛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94例原发性头痛,主要是紧张型头痛和偏头痛病人,均给予曲安奈德与甲钴胺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两组均采用压痛点或固定位点注射,无压痛点的选择额肌对称四点、颞肌对称四点、头夹肌对称四点共12注射位点。应用曲安奈德注射液2ml+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1ml用10ml的无菌注射器加生理盐水3ml稀释、摇匀,每个点注射0.5ml,两周后注射第二次,用药和注射方法均和第一次相同。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2月、3月、6月观察头痛发作天数/月、头痛程度、头痛发作频率、伴随症状及不良反应。  【结果】①52名紧张型头痛病人参与本研究,平均年龄41.12±13.18岁(男性20例),偏头痛42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为39.48±12.89岁。②头痛程度变化为:紧张型头痛组和偏头痛组治疗前头痛程度相比P=0.82,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1、2、3、6月的头痛程度评分分别与治疗前相比 P﹤0.05、 P<0.001,治疗前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紧张型头痛组和偏头痛组在治疗后同一时间相比:偏头痛组在治疗后1、2、3、6月的头痛程度明显低于紧张型头痛组,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紧张型头痛组治疗后1、2、3、6月之间两两比较显示6月和3月相比头痛有所恢复且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③头痛发病天数变化为:紧张型头痛组和偏头痛组治疗前头痛的发病天数相比 P=0.78,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1、2、3、6月的头痛发病天数分别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01,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紧张型头痛组和偏头痛组在治疗后同一时间相比:偏头痛组的头痛天数明显低于紧张型头痛组,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紧张型头痛组治疗后1、2、3、6月之间两两比较显示6月和3月相比头痛天数有所恢复且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④头痛发作频率变化为:紧张型头痛组和偏头痛组治疗前头痛发作频率相比P=0.52,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1、2、3、6月的头痛发作频率分别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紧张型头痛组和偏头痛组在治疗后同一时间相比:偏头痛组头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紧张型头痛组,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⑤两组中出现的副作用有:3例出现注射部位的皮肤损害,1例月经失调,4例注射部位的疼痛。⑥疗效相关性分析:偏头痛的疗效与病程有关,病程越短,疗效较好;此疗法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与患者的睡眠状况、焦虑、抑郁等有关;对两组的疗效差异与注射时是否有明显的阻力有关。  【结论】应用曲安奈德和弥可保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紧张型头痛和偏头痛有效,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要好于紧张型头痛,且在治疗6个月时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病情有明显的复发趋势。本研究中紧张型头痛的疗效不及偏头痛考虑与紧张型头痛患者合并明显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及颅周肌肉的肌张力明显增高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术在不同时间段清除颅内血肿的疗效,为临床选择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最佳治疗时间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健康家犬25只,体重为10±2kg(雌雄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状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与VEGF水平检测:以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