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复兴的传播机制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ppers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宗族历史悠久,中国社会也向来注重宗族文化,血脉相连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近代以来,宗族发展跌宕起伏,一度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诸多地区发生宗族复兴现象,并且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外学者大多是从社会学、人类学等角度去诠释宗族复兴,本文则采用传播学视角,旨在透视现代宗族复兴的传播机制。笔者对现代宗族的研究,是对实际现象的传播学描述。本文会借鉴一些西方理论和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但本文的研究目的不是去验证前人结论,而是希望通过传播行为研究揭示宗族复兴中的传播机制,丰富本土文化的传播学研究。本文总体框架设计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的绪论,是对本文的铺垫,包括问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简明扼要的梳理宗族复兴、传播机制等概念,厘清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采用并列结构,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从宗族内部、宗族之间、宗族与乡村环境三个层面,层层剖析、深度分析宗族复兴传播机制。第三部分的总结涵盖第五章,着重探讨宗族复兴传播机制的有限性及对策。笔者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深入调查无为县王氏宗族的复兴活动,分析其传播行为。选取典型人物代表进行访谈,辅证论文观点。为了避免主观思想的干扰,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客观的数据资料。同时还大量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宗族复兴的概况。本文的第二部分,即主体部分,笔者紧扣"传播机制"概念,从传播要素和传播过程两点去论述。首先是宗族内部凝聚机制。在传播要素方面:宗族领袖作为传播者,通过人际传播方式,向作为受者的族人传达复兴信息。在传播过程方面:传统权威主导着传播伦理,族人的复兴积极性受到多种交往因素的激发。其次是宗族外部扩散机制。在传播要素方面:宗族领袖既作为受传者,通过人际传播接受复兴经验,也作为传播者,传授其他宗族复兴经验。在传播过程方面:现代宗族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学习模仿其他宗族、以自我为中心发展本族特色和带动其他宗族开展复兴。这三个阶段循环形成扩散局面,宗族无意中形成的短暂团结会强化复兴氛围,而宗族间的竞争则导致复兴氛围的恶化。最后是宗族的乡村革新机制。在传播过程方面:宗族领袖和族人形成宗族集体,各自利用优势通过多种媒介,向异姓人氏传达本族复兴成果,提升知名度。在传播过程方面:现代宗族既依赖乡村独特的传播语境,又在乡村传播的影响中革新宗族功能。第三部分里,笔者从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方面对王氏宗族复兴传播机制进行归纳。笔者认为宗族复兴是文化层面的复兴,并没有形成具有实体性质的宗族。复兴宗族注重人际传播的特点,致使宗族只能形成块状复兴。复兴宗族的传播机制中反馈环节问题突出,族人、异姓人氏的意见无法传达到宗族领袖处,不能对复兴活动产生良性推动。针对宗族复兴的有限性,笔者从国家积极引导和宗族自我完善,这二维角度提出对策。以王氏宗族的复兴传播机制为例,以小见大的论证无为县的宗族复兴现象。通过对宗族复兴的传播机制研究,笔者不禁推想,宗族复兴利弊兼具,复兴宗族到底能走多远?宗族复兴现象又将如何发展?
其他文献
为研究山岭隧道施工期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监测的自动化监测系统,以江西安远~定南高速公路工程九龙隧道为依托,设计了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自动化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安装简便
概述了中药现代化的内涵;探讨了中药现代化的两种思路;列举了两种思路的利与弊;指出在当前情况下,应采取两种思路并举方针来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
有效保护煤矿地质环境对于促进煤矿的可持续开发、保证采矿活动的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浅谈现今我国煤矿地质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
本文着重分析如何做好中职生自主性班级管理的五个关键点,以增强自主性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就是‘听、说、读、写’。”“听”是“说、读、写”的基础,没有细心的倾听,何来滔滔不绝地“说”,又何来洋洋洒洒地“写”呢?我认为对于小学生而言,“倾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