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结合面弹塑性接触摩擦磨损分析及能量耗散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jx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机械装备制造自主创新不断突破的同时,高端装备将面临更加复杂、更加严苛的服役工况,而机械装备中的结合面性能将成为制约未来发展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运行环境和更高标准的性能要求,准确预测和控制结合面的接触行为是研制高端装备的基础和关键。机械结合面的切向作用模型本质上是一种摩擦模型,由于摩擦性能的影响因素众多、机理复杂,始终未形成普适性的结合面接触理论。而且综观结合面的动、静态特性研究,实验测量的定性研究方式偏多,理论计算的定量研究方式偏少。所以本文旨在完善结合面的接触理论研究,建立考虑表面形貌、弹塑性变形、材料特性等多因素耦合的非实验拟合摩擦磨损模型,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结合面的真实粗糙形貌,提出了表面轮廓的数字模拟方法。通过数学方法定义了统一的空间域功率谱密度,并推导出时间域中滤波器序列的延拓标准和传递函数的相角范围,从而获得满足分形维数、轮廓高度分布、自相关函数要求的数字粗糙表面。在此基础上,通过坐标转换和小波理论对数字表面进行降维降噪处理,并提取出不同尺度的表面轮廓。(2)考虑结合面的弹塑性变形和相对滑动,建立了多因素相互耦合的磨损模型。在return-mapping(返回映射)算法的基础上,使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求解接触体弹塑性应力分布。随后以整体滑移的结合面为研究对象,根据Johnson协调方程和Archard磨损定律建立多因素耦合的法向接触模型,融合return-mapping算法和共轭梯度法,求解结合面的压力分布和磨损形貌。最后通过环-块磨损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3)基于可测量表面形貌和材料性能,提出了无需实验标定的跨尺度切向微动模型。引入滑移指数定量描述结合面的接触状态和运行工况,采用平行四边形包络线确定微动的主要表征参数。从宏观尺度“唯像”模型出发,结合整体滑移工况的特点,求解出微观尺度“唯像”模型的一个Iwan解,进而推导出跨尺度切向微动模型。随后利用提出模型预测结合面的初始切向刚度、能量耗散、滑移指数等微动特征参数。(4)基于结合面的切向作用研究,提出了多形貌参数耦合的定量分析模型。利用Pearson系统,推导出满足任意表面形貌要求的且计算性能良好的概率密度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耦合多形貌参数的量纲一化切向面接触模型。随后借助数学方法揭示了轮廓高度分布随表面粗糙度变化的规律,并定量分析了塑性指数、偏态及峰态等形貌参数对结合面接触性能的影响。(5)针对结合面的隐蔽性和难以观测性,研制了一种基于直接法的高精度切向作用实验平台。选择满足实验设计要求的驱动装置、测量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搭建平面/平面切向作用实验平台。在完成平台的校准实验后,利用准静态实验和切向微动实验,观察剩余刚度、新增界面、磨损、表面形貌、激励条件等因素对结合面接触性能的影响,从而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由于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在跨区域电网间的互联与大容量远距离输电中获得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实际工程的运行,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波问题也逐渐凸显,已成为交直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本文围绕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波问题,建立了涵盖直流一二次系统的谐波分析模型,从谐波的传递与耦合两个维度,针对直流线路的传递特性、换流变的饱和效应、控制系统的响应特性以及谐波对换相失败评
心肌梗死(MI)和心力衰竭(HF)是最常见的两种心血管疾病(CVD),MI是HF的主要诱因。MI常常伴随着心肌细胞的大面积死亡,而成熟心肌的再生修复能力有限,无法弥补损失的心肌细胞,严重危害心脏功能。与此同时,现阶段临床药物和手术治疗在促进心肌细胞再生以及恢复心脏功能方面的效果有限。细胞治疗和心肌组织工程的出现为促进心肌再生修复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目前已有多种来源的种子细胞被用于治疗MI,而心肌组
电致荧光变色材料在外界电压的控制下可以进行荧光强度或颜色智能变化的材料,由于电信号与荧光信号具有高灵敏性、可视化和调控可逆性的特点,使电致荧光变色材料在高级防伪、智能显示和检测传感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然而很多电致荧光变色材料在聚集态下会产生荧光猝灭即聚集导致发光猝灭(ACQ)的问题,使材料在变色过程的荧光信号较弱,使其荧光开关对比度较低,不利于对其进行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开发。在材料结构中引入
光学玻璃BK7具有优异且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生物医疗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光学玻璃的磨削加工能够兼顾高效率及高精度的加工需求,而近年来工程砂轮因其优秀的磨削性能受到广泛关注,但其磨削机理仍未明确,因此目前工程砂轮在光学玻璃上的应用较少。本文首先对工程砂轮表面的磨粒排布的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新的工程砂轮排布模型,解决了旧模型对排布角度的限制。同时,为了更好地描述不同砂轮表面磨粒排布
针对空军战略转型对人才需求发生的变化,紧紧围绕部队岗位能力需求,探讨了新时代空军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文章首先聚焦空军部队使命任务,瞄准一线部队人才需求和新质新域力量发展,提出院校需尽快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课程体系设置。其次,要持续深化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牢固树立“为战育人”的教学理念,突出“学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信息化技术运用。最后,针对
为应对全球变暖的气候危机,探索绿色、环保的新型制冷技术成为当下制冷行业迫切解决的问题。基于卡路里(Caloric)效应的新型制冷技术采用具有特殊热效应的固体材料作为制冷工质,具有零全球变暖潜能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运行安静等特点,其中,基于磁热效应的室温磁制冷技术被认为是缓解气候变化压力的重要研究方向和技术方案。应用于室温范围内的磁制冷技术仍不够成熟,现阶
从液相中结晶是经典的分离、纯化单元操作,对晶体产品的质量具有关键调控作用。目前,晶体产品的生产呈现多样化、精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趋势,对晶体形态、溶解度、溶解速率、压缩性和生物利用度等产品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提出高效可靠的调控方法,研究者对液相结晶方法和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索。本文采用实验、在线-离线表征结合分子模拟方法,探讨了添加剂和溶剂、聚合物模板、水凝胶等诱导方法对模型物结晶形态的影响,
蛋白质是体内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同时也是自然环境中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与各类材料表面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蛋白质在溶液和界面处的变性、吸附、折叠等行为与其功能有着密切联系。研究环境因素对蛋白质的溶液和界面行为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蛋白质功能实现的机制和蛋白质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在本论文中,作者应用低场核磁共振弛豫谱、和频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溶液中和界面处的蛋白质与多肽的变性、吸附、折叠等行为进
黄钾铁矾[KFe3(SO4)2(OH)6]是酸性矿山废水(AMD)环境中常见的铁硫酸盐次生矿物,其具有广泛的类质同象特征,能够共沉淀水体中的砷(As)等重金属离子。然而,黄钾铁矾属于亚稳态矿物,环境条件改变易引起黄钾铁矾溶解或相转变为其他热力学更稳定的矿物如针铁矿和蓝铁矿等,使得其固定的As释放,进入水体。微生物活动是影响黄钾铁矾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硫酸盐还原菌(SRB)是AMD环境中常见的一类
创伤修复是人类的永续需求,而实现伤口闭合或受损组织复位固定是创伤修复的先决条件。相比与其他创伤修复方式如缝合线、吻合器、贴片等,生物粘合剂具有操作便利、不造成二次组织损伤、广泛的伤口适应性等优势,是理想的创伤修复材料。生物粘合剂以液体形态附着在受损组织界面(界面黏附,adhesive),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固化形成结合作用(共黏附,cohesive),从而实现伤口闭合或组织复位固定。因此,在具备良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