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路径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814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司文化是中国边疆地区所共有的边政文化形式,因所处地域不同,受不同民族管辖而呈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态,形成各异的土司文化体系。壮族,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壮民族文化,与土司边政文化于一体,交织、融合、创造、衍生、发展成了现如今我们所观、所感的壮族土司文化。据相关史书、古籍、志书、期刊和论文的记载和考证,明朝时期,壮族土司遍布广西大部分区域、云南文山和广东连山部分区域,包括云南广南、富宁、西畴、马关,广西永福、临桂、阳朔、忻城、昭平、武宣、天等、田阳、田东、南丹、东兰、凌云、靖西、扶绥等地均是壮族土司的管辖范围。在上述土司中,形成了以忻城南丹莫氏、田阳西林岑氏和云南广南侬氏等几大典型的壮族土司势力范围,也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关系最为密切。尽管目前土司制度已经覆灭,部分壮族土司文化也已消失踪迹,但仍有如祠堂、社庙、官印、碑刻、墓葬、族谱等遗址遗物和娱乐、民俗、精神、制度等本底文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壮民的生活。土司文化信息资源是依赖于土司文化而形成的极具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文字和图片集合,而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下最热门,发展前景最广阔的产业项目,因此,研究它们的融合路径,对于壮大文化信息资源和文化创意产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在归纳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类型、特征和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以忻城莫氏、百色岑氏和广南侬氏为典型的壮族土司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现状表明,目前壮族土司文化创意产业主要集中于影视出版、旅游文博、旅游商品等产业的发展。此外,文章还重点探讨了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可以从信息技术路径、文创产业路径和旅游文博路径构拟出网络文库、智囊论坛、智慧传播、图书出版、影视专题、动漫网游、演艺娱乐、景区街区、风情客栈、旅游商品、文博展馆等业态形式,从而进一步得出两者融合细分路径,即市场路径、技术路径、人才路径、产品路径、空间路径、组织路径、资源路径等,丰富了产业融合体系,创新了壮族文化产业,也进一步为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提供了丰富素材,从而形成了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和壮族土司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互动。
其他文献
小学低年级汉字书写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新课标对写字教学的要求已由从前单纯地追求小学生识字量的提升转变为注重小学生识字、写字兴趣的培养的今天,积极开展对小学低年级汉字书写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的研究,无疑对于促进小学低年级汉字书写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章是对目前小学低年级汉字书写教学情况的
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人才战略的核心任务,本文对工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思考,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三个方面加以阐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研究目的:执行功能是一种高级认知功能,包括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3个核心子功能。它作为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的核心,是儿童进行学习、推理、问题解决和智力活动的
参考Genbank登录的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P30全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通过PCR在刚地弓形虫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30基因片段,然后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P30,用IPTG诱
为了探明新配方草铵膦制剂对设施菜田休耕地主要杂草的防治效果,进行了不同浓度草铵膦制剂对小稗草、异型莎草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 d,各药剂处理对小稗草、莎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