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前神经元在运动的产生、维持机体运动的协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既往的研究已经证实运动前神经元参与反射性活动局部神经环路的构成。伤害性反射(nociceptive reflexes,NR)是机体最基本的保护性反射,是研究伤害性信息在中枢内传递、中枢敏化、痛敏、触痛及牵涉痛等机制的极为理想的模型。中枢神经系统某些疾病,如血肿、肿瘤或梗死等都可由于其破坏了反射弧的完整性,进而引起反射功能障碍或紊乱。因此,NR也可为临床上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部位提供形态学依据。迄今为止,关于NR局部环路的研究多集中在脊髓水平,如伤害性屈肌反射(nociceptive flexion reflex,NFR),但对于口面部反射,如颌反射(Jaw reflex,JR),角膜反射(corneal reflex,CR),尤其是对该局部环路上运动前神经元的研究则由于传递口面部感觉信息的三叉神经系统以及支配口面部肌肉运动的核团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而鲜见报道。鉴于此,本论文综合应用多种形态学方法系统研究了参与口面部伤害性信息传递的运动前神经元在脑干内的分布情况和分支投射,以及这些运动前神经元及其所接受的来自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caudal 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Vc)投射神经元的轴突终末所含有的化学神经递质。本论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参与大鼠口面部伤害性反射局部环路的运动前神经元在脑干内的分布 应用顺行、逆行束路追踪的方法,将逆行追踪剂[荧光金(Fluoro-Gold,FG)或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e,H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