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成瘾又称为病态性网络使用或网络依赖,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500名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活事件、应付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等变量对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揭示网络成瘾产生的主要原因,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干预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理论指导。
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 高职学生网络成瘾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容易网络成瘾;在学校类型上,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容易成瘾,本科院校高职专业的学生最不容易成瘾。
2 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网络成瘾仅在戒断反应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网络成瘾总分上以及其他各因子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高职学生仅在时间管理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网络成瘾总分上以及其他各因子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 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状况的高职学生在生活事件上存在差异。不同程度成瘾状况高职学生在人际关系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其他因子以及生活事件总分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成瘾状况的学生受到更多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生活事件的“受惩罚”、“丧失”和“其他”因子可以预测网络成瘾。
4 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状况的高职学生在应付方式上存在差异。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自责、幻想、退避因子、解决问题因子和应付方式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生活中更多的采用幻想、退避、自责等不成熟应付方式的高职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三个因子能够预测网络成瘾。
5 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状况的高职学生在领悟社会支持上存在差异。高分组与低分组的高职学生在领悟家庭支持、领悟朋友支持、领悟其他支持以及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这也就是说高网络成瘾状况的个体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较低;通过对领悟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可以发现“领悟朋友支持”对网络成瘾具有预测作用。
6 构建网络成瘾预测模型。通过路径分析发现领悟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可以直接预测网络成瘾,其中以生活事件的预测性最高;领悟社会支持可以通过作用于生活事件间接的预测网络成瘾;成熟的应付方式与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对网络成瘾没有直接的预测作用,但成熟的应付方式可以通过作用于领悟社会支持间接预测网络成瘾;不成熟的应付方式既能通过作用于生活事件又能通过作用于领悟社会支持来间接的预测网络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