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1年以来,我国颁布了多项政策文件,指出现阶段家庭医生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现状,并计划形成统一规范的家庭医生服务和培养模式,强调家庭医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为贯彻落实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切实推进我国家庭医生服务制的发展,家庭医生素质特征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医疗卫生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本文试图以上海市Q区为例,构建家庭医生素质模型,并针对家庭医生培训课程体系提出相应建议。 本文首先综合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职能分析法、文献回顾法,提出家庭医生素质模型假设,并由此编制调查问卷,选取上海市Q区家庭医生为调查样本,运用Likert五级量表调查其对各个素质题项的重要性评价。对250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以修正和检验假设模型。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修正模型,从假设模型30个指标中剔除4个贡献度较低的指标,提取出“非医技能”、“个人特质”、“普遍性医技”、“针对性医技”4个公因子,26个二级指标;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模型,运用标准化路径分析确定非医技能、个人特质这两个维度的影响系数相对较高,对家庭医生工作最为重要的素质特征为责任心、组织与协调能力和同理心。 基于家庭医生素质模型,设计问卷调查 Q区家庭医生的素质水平现状,并结合各素质指标的影响系数,设计家庭医生培训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课程重要性程度及紧迫性程度进行了探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