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正射影像的钢桁-砼组合梁损伤识别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soft_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桥梁安全巡检效率低、周期长、缺乏往期量化科学依据等问题,利用数字图像对结构进行全息形态监测,具有全息、便捷、经济的突出优势,并高度契合未来数字信息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8094的“基于影像轮廓线叠差分析获取桥梁全息变形及结构状态演绎方法探索”和51708068的“基于面形时空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演化与失效过程跨尺度分析方法”资助下,开展了基于结构数字正射影像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基于序列影像的结构数字三维模型重建方法,探讨了数字三维模型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原始桥梁影像成像时的畸变成因,阐述了径向畸变与切向畸变对图像的作用机制,阐明了桥梁数字三维信息恢复流程。基于桥梁数字三维模型,研究了桥梁结构数字正射影像提取方法,通过数字微分纠正研究,给出了基于桥梁三维模型的结构数字正射影像生成方法。2.对钢桁-砼组合梁试件开展了多工况损伤荷载试验,获得了各工况下试验梁的连续序列影像,基于数字三维信息恢复流程,实现了试验梁高精度数字三维模型的建立。开展了基于试验梁三维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提取,利用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试验梁结构正射影像质量评价,验证了试验梁数字正射影像对结构形态的表征能力。3.分析了不同边缘检测算子对试验梁边缘的提取结果,利用Sobel边缘检测算子提取了试验梁数字正射影像的主体边缘。研究了结构特征部位边缘线型的提取方法,揭示了图像噪声使结构边缘异常的作用机理。通过建立不同工况下边缘线型一致性平滑约束条件,获取了试验梁各工况下的全息变形曲线。提出了桥梁图像像素标定方法,完成了边缘连续曲线由像素尺度向实际测量尺度的映射。开展了结构边缘全息变形验证试验,验证了试验梁数字正射影像对结构形态的描述能力。4.提出了基于结构数字正射影像矩阵相似性的损伤识别方法。通过建立简支梁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图像像素矩阵相似性损伤识别方法理论分析,验证了利用图像矩阵相似性方法判别结构损伤位置的可行性。基于上述试验,开展了基于试验梁数字正射影像矩阵相似性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通过计算损伤前后图像矩阵的相似性,得到了各损伤条件下的相似性度量曲线。试验结果显示:相似性度量曲线在损伤位置具有明显峰值响应,验证了该损伤识别方法对不同损伤状态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伴随着交通建设的迅速崛起。但我国西部多为山岭地区,由于山高谷深,地质运动频发,隧道建设常面临着高地应力与断层破碎带的问题,断层破碎带作为常见的地质构造有着稳定性差、离散性大的特点,再考虑高地应力的影响,极易造成围岩失稳和支护结构的破坏,严重威胁着隧道施工与运营的安全性。本文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高地应
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地质环境,从而引发地表沉降和塌陷等地质灾害,因此矿区沉降监测十分必要。传统的监测方法是针对点的沉降监测,如设置固定监测站点、周期性移动站点观测等,基于站点的监测缺乏对区域沉降的全面掌控,而且费时、费力且易受天气影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是一种新兴的地表形变监测技术,
当前,能源与环境问题引人注目,由此电动汽车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是其关键部位所在,在电动汽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电动汽车的各项性能。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寿命长等优点,在动力电池中使用较普遍,逐渐成为电动汽车较为理想的动力来源。温度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温和温度的不均匀性都能影响到电池的安全和性能,所以为了保障电池的性能和安全,使用电池
随着海绵城市、绿色公路建设理念不断推广,道路对功能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道路功能性的要求,本文基于聚氨酯粘结剂、石料与橡胶颗粒,通过材料组成设计和成型工艺研究得到一种超弹多孔聚氨酯混合料,相较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具有空隙率大、橡胶颗粒掺量高等特点。该混合料利用大孔隙结构可以有效的减少轮胎/路面之间的噪声,并具备良好的排水功能。此外由于混合料中大比例橡胶颗粒的加入,利用其超弹减震效应,进一步
电动汽车凭借无尾气排放、加速性能优越等特性,成为了地球摆脱能源与污染困境的可行方案。不过,动力电池的热安全问题一直是电动汽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以目前乘用车常用的磷酸铁锂圆柱电池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复合相变材料与微管道液冷组合式紧凑型电池散热结构,并以数值模拟为主、物理实验为辅的方式对该结构完成了性能预测。本文关键工作包括:(1)为了建立单体电池产热模型,通过分析锂电池产生化学反应时的工作机理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文本选自法律语言学著作Lawyers’Language第四章,本章主要围绕德沃金思想及其提出的法学理论进行研究。该文本中多见圆周句、分隔结构以及名词化结构,因此将从研究文本的语法结构着手进行分析,总结相对应的翻译方法。在对圆周句进行分析时,针对焦点位置的不变,提出焦点保留法和非焦点拆分法的翻译策略。在分隔结构的案例分析中,对出现频率较多的主谓分隔结构、动宾分隔结构、定心分隔结构进行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深水桥梁的建设现状,地震发生时对桥梁建筑的危害以及国内外规范对计算规定的现状;动水压力研究的理论,包括Morison方程、辐射波浪理论和绕射波浪理论以及水与结构相互作用时的分析方法和影响动水压力的因素。其次对国内外规范计算动水压力的公式进行了梳理,介绍了木落沟大桥的工程概况,并针对该桥进行了动水压力计算模型的确立。最后考虑四本国内外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研究动水压力对桥墩地震内
酸雨作为我国普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服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及其使用寿命提出严峻考验。本课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复杂环境下结构疲劳试验系统研制”(No.11627802),研究RC梁在酸雨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加速试验方法,建立酸雨加速试验环境谱,并开展加速试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数值仿真等方法,对酸雨腐蚀和荷载耦合作用下的RC梁承载能力劣化及损伤机理等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先贤的智慧,另一方面参考大量国外经验,这其中就包括低影响开发,而低影响开发也是海绵城市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核心技术之一。在我国低影响开发模式推广的背景下,山地校园建设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校园景观空间在视觉形象、功能与径流控制等方面积累的问题亟需解决,但这也为山地绿色校园景观特定性设计策略提供了研究良机。在低影响开发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国外研究从农业生产中受到启发,开始尝试利
东南沿海地处亚热带地区,毗邻太平洋西岸,每年遭受来自西太平洋的多次台风侵袭,对桥梁结构前期施工、后期运营及整个服役阶段的安全、适用性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我国桥梁抗风设计规范中将风速定义为平稳的随机过程。然而,大量实测风速资料研究表明,当测点周围环境复杂或强台风过境时,实测风速时程中含有较高比例的非平稳风速。因此,平稳风速模型下得到的风场特性应用于桥梁抗风设计已不符合实际情况。风荷载是由风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