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乳腺癌患者诊断期真实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kj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深入了解青年乳腺癌患者在诊断期真实的心理体验;针对其焦虑、抑郁等情绪及不同的人格特征,整体的、深入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诊断期存在的心理问题。为青年乳腺癌患者诊断期的心理应对方式提供最佳方法;为临床护理人员对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和心理支持提供理论依据。为护理专业知识体系的发展带来新的观点。同时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在诊断期应激状态下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对12例青年乳腺癌患者(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界定年龄提法44岁以下为青年人)术前一天和术后第五天进行深入访谈,将访谈的文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主题。以量性研究为辅,对6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等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在入院后第一天晨采取外周血2毫升,检测血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青年乳腺癌患者高中以下与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患者的躯体化因子,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抑郁、焦虑因子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未婚、丧偶、离异的患者较已婚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岗、无业的患者较在职的患者抑郁与焦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躯体化无明显差异(P>0.05);收入低的较收入高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躯体化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抑郁、焦虑与A型、B型、C型人格特征的影响存在相互效应(P<0.001;P=0.029),躯体化与三种人格特征无相互效应。青年乳腺癌患者诊断期AD和NE值与抑郁和焦虑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躯体化症状无相关性(P>0.05)。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与负性生活刺激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正性生活刺激量无相关性(P>0.05);生活事件总刺激量与躯体化因子无相关性(P>0.05),与抑郁、焦虑因子呈正相关(P<0.05)。采用质性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归纳五个主题:自我概念的改变;强烈的不确定感;自我角色的转变;社会责任及适应能力的改变;缺乏早期检查的知识和技能。结论:青年乳腺癌患者文化程度低比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明显的表现出抑郁和焦虑。未婚、离异、丧偶、无业、下岗、收入较低的青年乳腺癌患者存在较严重的抑郁和焦虑。抑郁、焦虑与A型、B型、C型人格特征的患者存在相互作用。经历负性生活事件的青年乳腺癌患者诊断期表现出较高的焦虑和抑郁。青年乳腺癌患者在诊断期抑郁和焦虑程度越高,其AD和NE值越高,免疫功能越低。青年乳腺癌患者在诊断期普遍存在不确定感并对乳腺自检和定期体检的知识和意识薄弱。
其他文献
利用机械球磨,真空热处理和高温高压技术对Hf和六方氮化硼(h-BN)的固态反应过程,反应产物结构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在球磨过程中,首先BN转变成纳米非晶结构,提高了化学发应
被告人翻供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一大难题,由于被告人庭前供述缺乏证据能力规则的约束,法官普遍以被告人庭前供述定案,这是导致我国冤假错案的一项重要原因。为此,有必要建立
目的:探讨药物结合心理疏导综合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中西药结合同时辅以正确的心理疏导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则
日本慰安妇制度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日本近代公娼制度为打造以军队"慰安"和性病管理为基轴的国家管理卖春体系奠定基础;"南洋姐"的海外扩张和公娼制度的殖民地移植,构
本研究选取长春市两所初级中学400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200名、女生200名,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5岁。调查采用网络成瘾程度量表(IAT)、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学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对25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5例患者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健康教育方式、所要求的健康教育内容和家庭教育方法。结论:通过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住院患者ELISA筛查阳性的204例结果分析。TP-ELISA法对住院的各科患者共8 160例进行
传统民事责任体系以契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为两大支柱。前者以违反约定义务为基础,后者则以违反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法定义务为前提。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交易关系日趋
随着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世界知名汽车生产厂商和零部件巨头纷纷将制造基地和全球采购中心搬到中国,国内众多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也纷纷挤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
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是生物学科中蓬勃发展的一个领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转基因制品也发展迅猛,而我国相应的立法则令人堪忧。公众对基因工程安全知之甚少,法律本身的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