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的机器人力控磨抛技术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sa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叶盘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直接影响着航空发动机的气动性能、作业效率和使役寿命。目前整体叶盘的精加工大多采用人工磨抛的方式,人工磨抛存在加工效率和精度低、表面一致性差、加工要求难以得到保证、粉尘污染危害工人健康等问题。随着机器人加工技术的日益成熟,为整体叶盘的精加工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传统的机器人夹持单自由度末端执行器的方案存在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导致加工效率难以保证。因此,本文针对整体叶盘机器人加工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开展了整体叶盘机器人智能力控磨抛加工的研究。为了提升整体叶盘机器人加工精度和效率,本文采用了机器人夹持二自由度末端执行器的方式,重点针对磨抛系统搭建、材料去除模型的建立、磨抛接触力的规划以及二自由度力控算法的设计展开了研究。首先针对圆柱形磨头建立了材料去除模型,并通过多组单因素及多因素磨抛实验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标定和验证,然后研究了磨抛接触力规划方法,最后研究了基于二自由度末端执行器的力控方法,搭建磨抛平台并开展了整体叶盘磨抛实验,对所提出的磨抛方法进行了逐一验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面向整体叶盘的实验装备研制。针对具有复杂曲面特征的整体叶盘机器人磨抛过程,提出了一种工业机器人夹持二自由度末端执行器的机器人磨抛方案,完成了机器人磨抛系统和二自由度末端执行器的研制。所设计的整体叶盘机器人力控磨抛系统相对于传统的人工磨抛方式,可以大大的提升加工效率,并有效降低对工人的健康危害;相对于多轴数控机床磨抛加工,可以大幅降低设备的成本;相对于现有的单自由度机器人力控磨抛系统,在保障磨抛质量的同时,具有更好的自适应特性与更高的加工效率。2、材料去除模型研究。分析了材料去除量的影响因素,针对圆柱形磨抛工具提出了一种材料去除模型,在该模型中接触力的二分之一次幂、切触速度的倒数以及主轴转速等与单位面积材料去除量成正比,并将其他不可控因素考虑为材料去除系数。通过多组单因素磨抛实验对材料去除系数进行了标定,并通过多组多因素磨抛实验验证了材料去除模型的准确性。3、磨抛接触力规划研究。为实现材料去除定量可控,提出了一种磨抛接触力规划方法,该方法基于接触力模型,根据加工余量计算出工件各点所需的接触力,然后将工件各点的接触力和接触力方向角与刀具中心点弧长进行映射,进而完成了对接触力的规划。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优于传统的恒力磨抛方法。4、二自由度自适应接触力控制算法设计。针对整体叶盘叶片上不同位置处曲率变化较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自由度末端执行器的自适应接触力控制算法。所提出的算法可根据曲面上接触点的不同实时调整接触力方向,使得接触力的法向与工件接触点的法相保持一致,并控制接触力与期望接触力保持一致。通过整体叶盘力控磨抛实验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了算法能很好的控制磨抛接触力,力控误差在±1.5N以内。整体叶盘的磨抛效果优于传统的恒力磨抛方式,且磨抛后的整体叶盘的粗糙度为0.298μm。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图像变成了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将旧照片与低清晰度的图像转为高清图像成为各个领域一大需求,因此超分辨率技术便又活跃起来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超分辨率重建是将低分辨率图像通过重建生成具有更丰富细节的高分辨率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大类别上分成硬件方式重建和软件方式重建两个大类,由于硬件方面有着诸多限制,软件方式重建图像的方法便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并在很多重要领域得到实际应用
分布式声波振动光纤传感设备采用振动光纤作为传感器实时检测安防区域周边环境。振动光纤在周界安防领域的应用是一项在安防领域的重要发展。在周界安防系统中,需要把事件信号进行准确高效的识别,这是周界安防系统中最主要的任务。在长距离监测中,周围环境复杂多变,不但增加了安防系统对信号识别的难度,而且提升了实时高效监测信号的难度。因此,在复杂环境下对振动光纤感应获取的各种事件信号进行研究很有价值和意义。为了解决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便宜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医用检测,空气质量监测等领域。其可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通过光刻、溅射、刻蚀、微喷成膜等工艺制造微热板结构器件,实现亚毫米尺度的器件集成,大幅降低器件功耗和成本,这也将是传感器发展的大趋势。目前基于MEMS技术的传感器微制造平台,主要以硅片作为芯片基底,兼容溅射等成膜工艺,但高性能的气敏膜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影的观看越来越方便。由十九世纪末发展至今,电影的种类越来越丰富,电影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不仅传统的电影行业每年会推出大量的新电影,国内的腾讯、爱奇艺等以及国外的Netflix、Apple等流媒体平台也会制作大量的自制作品,影视信息的过载现象导致用户的选择越来越困难。将推荐系统应用于存在海量视频的领域,既可以提高用户的观影体验,又能通过用户的反馈数据来促进推荐系统的发展。最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学者们对深度学习技术研究的热潮。深度学习通过对已有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和学习总结,在目标检测、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以及推荐系统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解决了很多领域内的疑难问题。虽然深度学习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是基于向量空间的,无法直接对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PSSs)中的混合异构数据建模,而是将这些
现代机器人应用产业多依托离线编程技术进行机器人运动的规划,这对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用提升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的方式是对机器人进行误差标定,但是传统几何参数误差标定技术无法识别基坐标系误差,标定参数的精度一般,且补偿效果受限于关节在连杆自重下的变形。本文针对传统几何参数误差标定技术的不足,在几何参数误差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引入基坐标系误差与关节柔性变形,对机器人进行了精度补偿技术研究。
人类生存的地球空间分水陆空三大领域,这些领域尚未开发的地方往往环境复杂,变化莫测,在其上进行探测、搜寻、救援等活动需要借助载人或无人机器人。单一领域活动的机器人只适用某一固定领域,人类要想在多个领域进行活动需匹配多台机器人,这将加大成本投入,造成资源浪费。本文研制的复杂跨域环境的水陆两栖机器人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实现一机多用,它能够适应在水域、水域与陆域之间的跨域松软泥泞路面、陆上野外复杂非结
监督分类是机器学习领域在处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重要应用。传统的基于属性图的监督分类方法在通常有图中节点属性特征构成的图上传播节点标签,而图神经网络对节点的属性进行了平滑操作,同时在真实的图拓扑结构上传播节点标签,不仅适用于同构图还适用于异构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类型,图数据的分析与学习的需求日益凸显,特别地,在异构图上进行端到端学习是目前特别火热的研究课题。基于以上背景,且借鉴CNN中的卷积操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深度学习在今年来的不断发展,聊天机器人产品在市面上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但是现如今市面上的聊天机器人大多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领域或者是在某一种特定的场景下进行使用。正是因为如此,用户并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感受使用到一款能够直接与其进行交流的聊天机器人。本设计旨在能够设计一款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进行使用的聊天机器人。在对国内外聊天机器人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结合用户聊天交流软件的使用
与传统机器人相比,双足机器人能够适应更恶劣的非结构化环境,一直都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双足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作为机器人的“大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双足机器人行走过程中对数据获取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并设计了检测步行状态的步态检测算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确定双足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了一种分布式、采用三层架构的控制系统,即:底层驱动层、数据处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