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挫伤性眼内出血是由于眼球受到钝性挫伤所引起的眼内组织的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可导致视力障碍的眼科急症,属中医的“撞击伤目”“血灌瞳神”、“云雾移睛”、“暴盲”等范畴。眼球挫伤时,可致虹膜血管破裂引起前房出血,若睫状体、脉络膜和视网膜血管破裂则导致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出血,大量的玻璃体出血多见于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出血引起。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各种工业的兴起,眼外伤发病率逐年增加,挫伤性眼内出血的发病率随之增加。对于眼内出血的治疗,促进出血的吸收是恢复视力的关键。药物的疗效目前尚未肯定,但近几年国内多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房出血、玻璃体出血等的报道。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挫伤性眼内出血临床观察多有研究,但临床上活血化瘀药物种类繁多,用药方式多种多样,对于活血化瘀药物之间疗效的比较临床报道较少。本课题通过回顾性调查1998年1月至2008年4月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的挫伤性眼内出血病人208例,分析比较川芎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及任两种药物联合使用静脉注射治疗挫伤性眼内出血的疗效,为运用活血化瘀针剂治疗挫伤性眼内出血提供临床依据。一、文献研究通过对祖国医学有关挫伤性眼内出血的研究现状综述,认识到挫伤性眼内出血的病机主要是络伤出血,气滞血瘀;治则主要是早期凉血活血止血,止血而不留瘀,中晚期活血化瘀。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挫伤性眼内出血疗效显著,治疗药物及方法多种多样,但对药物疗效比较及其机理研究较少。现代医学对全身应用活血化瘀对眼部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研究,也为活血化瘀全身用药治疗挫伤性眼内出血提供了依据。二、临床研究目的:探讨三种活血化瘀针剂静脉注射治疗挫伤性眼内出血单独应用及联合用药各组之间的疗效比较。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1998年1月至2008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挫伤性眼内出血病例208例,按照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例分为川芎嗪注射液组68例,丹参注射液组58例,葛根素注射液组62例,及任两种联合用药组20例。从患病年龄、性别、就诊时间、出血部位分布、前房及玻璃体积血等级、治疗前视力等各方面进行可比性分析,观察并比较四组用药治疗挫伤性眼内出血的疗效。所有数据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X~2检验及方差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在挫伤性眼内出血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年龄以中青年为主,职业分布以工人为主,受伤原因以拳脚击伤和玻璃、棍棒、铁等硬物致伤占多数。在治疗挫伤性眼内出血总疗效方面,川芎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及任两种联合用药组有效率分别为91.2%、96.6%、96.8%和100%,四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视力恢复方面,四组治疗前后视力提高明显,治疗后四组之间视力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在总治疗时间方面,通过对四组用药的疗程分析,发现葛根素用药组疗程长于其他各组。在眼内出血吸收时间方面的比较,川芎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及联合用药组在促进出血吸收方面,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在前房积血疗效方面,川芎嗪组、丹参组、葛根素组及联合用药组无显著性差异。在挫伤性玻璃体积血和眼底出血方面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其他各单独用药组,各单独用药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活血化瘀针剂静脉注射治疗挫伤性眼内出血效果显著,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葛根素组疗程较其他组长。在治疗前房积血上,四组疗效及积血吸收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玻璃体积血和眼底出血方面,联合用药组较川芎嗪、丹参及葛根素三组单独用药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