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流冲击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ade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天和军事领域中的火箭发射筒、炮筒等在工作时会受到热流冲击、烧蚀破坏等热载荷作用,为保证材料的正常使用,本文从提升复合材料热防护性能和力学性能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将耐烧蚀性能优异的酚醛树脂和硅橡胶应用于复合材料中,研究酚醛基复合材料层与环氧基复合材料层的混杂、硅橡胶膜的贴覆等因素对材料耐热流冲击性能的影响;在提升材料力学性能方面,着重于纤维缠绕成型工艺,研究0°轴纱的加入、多向多角度缠绕、对称铺层模式缠绕对复合材料缠绕筒管力学性能的影响。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对酚醛树脂、环氧树脂、酚醛/环氧共混树脂的固化动力学和流变特性进行研究,通过非等温DSC测试,得到树脂的特征温度、固化活化能、反应级数,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树脂的固化温度,修正后期制备复合材料时的固化工艺;测试树脂粘度,得到粘度与温度、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树脂达到预凝胶状态所需要的温度和时间,为后续制备复合材料层合板和缠绕筒管做准备。根据设计方案,通过模压成型工艺和热压贴覆硅橡胶膜得到9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再采用湿法缠绕工艺制备得到5种复合材料缠绕筒管。研究9种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耐热流冲击性能,将每种层合板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进行热流冲击处理,热流冲击后,采集试样的背面温度、观察试样的微观形貌,随后对两部分试样进行压缩测试和弯曲测试,结果表明:纯环氧基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受损最严重,压缩强度及模量、弯曲强度及模量的衰减率都在40%以上,加入了酚醛基复合材料层的混杂复合材料的耐热流冲击性能明显比纯环氧基复合材料优异,微观形貌受损不明显,压缩强度及模量、弯曲强度及模量的衰减率都在30%以下,且随着酚醛基复合材料层厚度的增加,压缩性能和弯曲性能的衰减率逐渐降低,但酚醛基复合材料层的增加,意味着环氧基复合材料层的减少,材料的整体力学性能会下降,两者厚度比为1:1的混杂复合材料在热流冲击后的综合性能最佳;贴覆有硅橡胶膜的复合材料的耐热流冲击性能最好,微观形貌几乎没有受损,压缩强度及模量、弯曲强度及模量的衰减率都在10%左右,且硅橡胶膜厚度越大,性能衰减率越低,即耐热流冲击性能越好。可知在材料中添加酚醛基复合材料层和硅橡胶保护膜都可大大提高材料的热防护性能。随后对混杂层合板进行层间剪切测试,结果表明:混杂试样的层间性能良好,但在两种树脂基材料的相交界面使用环氧胶膜可以更好地提升材料的层间性能。对复合材料缠绕管进行轴向压缩测试,结果表明:0°轴纱的加入、多向多角度缠绕、对称铺层模式缠绕都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缠绕筒管的轴向压缩性能,对称铺层模式缠绕因同时包含了加入0°轴纱和多向多角度缠绕这两种缠绕设计,对缠绕管轴向压缩性能的提升效果最明显。
其他文献
阐述了混流生产线的生产顺序问题。基于Flexsim对某订单需求下混流生产线不同生产顺序进行仿真。简要介绍了Flexsim在混流生产线建模仿真过程中的基本步骤和关键技术。通过对
考察超高压(EHV)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缆接头绝缘色泽改变的原因对电缆系统故障分析有重要意义。分别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接头电–热场分布,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电缆
目的:股骨头骨折的发病率较低,针对这种类型骨折的治疗方式的选择可以说各执一词,目前没有构成较为统一的医治指南。其中Pipkin Ⅲ型骨折股骨颈骨折同时伴股骨头骨折,股骨头
<正>《一枝花》是流行在山东省西南地区的一首优秀民间器乐曲,曲调的素材来自山东"柳子戏"的唱腔和曲牌,由任同祥先生于1955年春根据山东的地方戏剧和其它民间音调改编创作而
<正>江波的水彩艺术润而不湿,朴而不拙,厚而不滞,冷而不伤,意境寥廓静穆,气象深沉浑阔,节制而中肯。如同一个旅人,独自游走山川大地,似乎情浓意浓,却也云淡风轻;看似性情使然
期刊
<正> ▲五十年代末,苏联开始从中国和远东地区引进、移殖食草性鱼类(指鲢、鳙和草鱼,下同),六十年代初解决了这些鱼类的人工繁殖问题,接着便投入生产,向水库等内陆水域放养,
生物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小分子活性物种,如活性氧、活性氮和活性硫等,它们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而考虑到生物体生理调控过程的高度复杂性,这些活性物种中两者甚至多者之间
由于目前,国外已经基于八面体滑移系,采用临界平面法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001〉取向的高周疲劳寿命进行预测.然而,该方法未考虑〈111〉取向受载时滑移系参量的特点,所以不能
当出现《合同法》第110条规定的情形时,债务人可以据此对抗债权人的继续履行请求权,此时合同继续存在却得不到履行,合同僵局产生。现有的规定中找不到破解之法,而违约方申请
近年来,不少学者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来阐述高等教育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使底层精英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进入中上阶层,从而改变自身命运。然而,也有学者认为,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