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频发的雾霾天气主要原因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细颗粒物已成为影响中国大气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大气能见度、人体健康和气候等产生重要影响。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外工业化国家一百多年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粉尘、二氧化硫、新型大气复合污染三个时期集中出现在我国城市地区,以SO2、NOx、PM10为特征的传统煤烟型污染与臭氧和颗粒物细粒子等二次污染共存,使大气污染形势更加严重、危害更大。我国现存的新型大气复合污染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更对公众健康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面对近年来全国多地区,特别是城市人口聚集区发生高发的严重雾霾污染天气,政府已制定更加严格的防治政策,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积极应对大气污染防治,各地也迅速开展了相应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但是,目前有关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评价体系还少有研究,特别是能准确合理地评估大气污染状况,对整个大气污染治理情况进行评价还少有进展。本文针对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来源及状况,结合大气安全环境治理的需要,对上海市大气环境安全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经济合作开发暑(OECD)联合所制定的“压力(Presseur)-状态(Status)-响应(Response)”(P-S-R)模型基础上,论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大气细颗粒物研究进展;第二章主要阐明了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现状及趋势;第三章主要对比研究霾污染天气下PM2.5上水溶性阳离子污染特征及分析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来源;第四章主要研究上海市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控评估体系;第五章对上海市中心城区扬尘污染综合管理评估体系进行探讨打分。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霾天气下PM2.5颗粒物中水溶性组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水溶性阳离子的质量浓度增大,一次气溶胶Na+、 Ca2+和Mg2+质量浓度明显高于非霾天气,尤其是Na+和Mg2+,质量浓度变化明显,初步推断Na+、Ca2+和Mg2+是霾天气的主要污染阳离子。上海市2012年11月大气PM2.5中水溶性阳离子与主要大气监测污染物相关性分析表明,NOX、NO和CO,SO2和NO2,Na+和CO,Mg2+和CO、NOX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霾动态变化过程分析结果,水溶性阳离子浓度在霾与非霾天气时发生较大变化,PM2.5中5种水溶性阳离子组分占PM2.5总质量浓度的20%左右。(2)依据PSR模型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多年来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经验措施以及国家颁布的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和最新颁布的《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构建上海市大气复合污染防控措施评估体系。在本评估体系指标中,主要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2项二级指标。指标权重依据专家评定和德尔菲层次分析法,参考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和工作目标确定。(3)依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指标选择原则,参照《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及“大气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等级分类,结合上海市中心城区大气环境特点,从区扬尘状况,重点污染源达标情况,扬尘管理工作措施三大方面,建立起中心城区扬尘管理定量化评估体系。按照初步建立的上海市中心城区扬尘管理定量化评估指标体系,上海市中心城区扬尘污染管理指数为81.2。按照等级划分标准,中心城区属较安全状态(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