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延边地区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学校支持相关问题。提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反思型教师的必要途径。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也已将反思与发展能力作为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考量指标,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作为教师反思与发展能力的基准要求。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关乎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自我价值的重要问题。以往国内学者主要研究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研究甚少。本研究试了解延边地区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学校支持现状,揭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学校支持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分析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学校支持现存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提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对策。本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依据,以延边地区3所城市小学和3所乡镇小学267名教师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延吉市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研究。(2)学校支持水平现状研究。(3)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学校支持相关研究。(4)提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对策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及其各维度发展水平一般,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具体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环境评估能力、确定目标能力、自我评估能力、实施策略能力、评估反馈与调整能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性别、职称方面不存显著性差异,教师实施策略能力随着教师职称的提高呈逐步提高的趋向;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民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朝鲜族教师显著高于汉族教师;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5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最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有随着教龄增长和教师经验增长而提高的趋向;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地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城市教师显著高于乡镇教师。(2)学校支持及其各维度支持因素状况一般,学校支持个维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共同愿景、合作文化支持、同伴支持、制度支持、组织支持。学校支持存在性别、民族、地域、专业发展阶段、职称方面的显著性差异,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朝鲜族教师显著高于汉族教师,城市教师显著高于乡镇教师,学校支持有随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递进、职称的提高而上升的趋向。(3)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学校支持总体间存在0.01水平的显著性正相关。学校支持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共同愿景能解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的变异量的17.2%。组织支持能解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的变异量的51.3%。制度支持能解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的变异量的76%。同伴支持能解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的变异量的29.2%。合作文化支持能解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的变异量的71.2%。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引领,增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意识。(2)加强学校制度支持、合作文化支持、组织支持。(3)小学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主职业规划的意识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