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肝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评价时,采用两种方法(A法:普通动态增强、B法:双能量碘图)对其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分析比较A、B两法的阳性病灶检出率的不同,探讨在评估肝癌TACE术后疗效方面,双能量碘图发挥的作用。2、以DSA为参考标准,运用诊断试验比较A、B法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并且评价估与DSA的诊断一致性。3、通过普通动脉期净强化值(CTE)及双能量碘图动脉期碘覆盖值(CTOA)曲线下面积的比较,探讨普通动脉期净强化值(CTE)及双能量碘图动脉期碘覆盖值(CTOA)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价的作用。方法:收集50例拥有TACE治疗史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CT、DSA资料,采用双能量扫描,分别用传统增强扫描(A法)及双能量碘图(B法)对CT图像进行分析,A法采用常规动态增强方法观察图像,B法将获得的数据传输到肝脏VNC数据处理软件,对得出的碘图进行相应的分析;分别测量普通增强扫描动脉期净强化值(CTE)及双能量碘图动脉期碘覆盖值(CTOA)。结果:1、50例患者共经DSA证实51个为阳性病灶,运用配对c2检验计算A、B法对阳性病灶检出率分别为78.43%、92.15%,B法阳性对病灶检出率较高(c2=4,P<0.05),经Kappa一致性分析得出A、B两法对阳性病灶检出率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4,P<0.05)。2、以DSA及临床资料为标准,A、B两法对肝癌TACE术后肝内强化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分别为92.16%、94.12%;特异度分别为55.17%、93.1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33%,96.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90.00%;与DSA行Kappa一致性分析,A法与DSA对肝癌TACE术后肝内病灶评价一致性较差(Kappa=0.51,P<0.01),B法与DSA对肝癌TACE术后肝内病灶评价一致性较高(Kappa=0.87,P<0.01)。3、动脉期净强化值(CTE)与碘覆盖CT值间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认为CTE与CTO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5a,P=0.03<0.05),并且以DSA及临床资料为标准,绘制ROC曲线,动脉期净强化值(CTE)曲线下面积(AUCA)与碘覆盖CT值(CTOA)曲线下面积(AUC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且认为碘覆盖CT值(CTOA)对肿瘤复发诊断较为敏感。结论:1、与普通增强扫描相比,双能量动脉期碘图对病灶检出的阳性率较高。2、以DSA及临床资料作为标准,双能量动脉期碘图对肝癌TACE术后肝内病灶的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且与DSA对病灶的诊断一致性较好。3、双能量动脉期碘图的碘覆盖值可为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价时的较为可靠的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