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ng Classical DramA-A Case Study of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Peony Pa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I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翻译作为各国人民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翻译学本身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学的层面上,而应进一步深入了解,发掘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从而更加准确理解语言内涵。于是近年来,翻译学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文化层面,关于翻译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开始盛行,“文化转向”概念被广泛接受。这一概念打破了过去传统的翻译观,引入新的翻译视角,为翻译开辟了新的道路,进一步促进了翻译的发展。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牡丹亭》是中国著名古典戏曲的传世之作,它的情节、主题和语言都影响极大。《牡丹亭》和《红楼梦》、《西厢记》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三大经典爱情故事。《牡丹亭》全剧55出,引经据典、文字优美。但当人们对汤显祖才华钦佩的同时,如何将原文中的文化因素尽可能的在译文中保留,这对翻译者是个不小的考验。   目前《牡丹亭》的英译本主要有三个,分别是Cyril Birch,张光前和汪榕培的英译本。本文通过对这三个译本中文化因素翻译的对比,旨在探讨不同翻译策略影响下,译本的不同以及如何翻译才能最多的传达原文的信息,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其他文献
知识共享被视为公司机构内一个重要的过程,它有利于促进员工产生新的想法,创造新的商业机会。然而,由于知识分享是不可控制和强制实施的,公司机构必须通过内外部激励机制来鼓励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国人员选择回国,掀起了一股“回国热潮”。据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至2007年,中国留学人员总共达121万,其中约32万人选择回国。这意味着近四分之一的出国人
针对乙苯脱氢法苯乙烯装置的工艺特点,为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进料组分多变、干扰多、滞后大、耦合严重、物料循环量难以优化等问题,提出一种以多变量预测控制和软测量为核心的先进控制策略,以满足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的控制要求。先进控制系统实施后,明显提高了工艺参数的平稳性,降低装置物耗、能耗。
语用能力是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Canale & Swain1980;Bachman & Palmer2010)。程式话语语用能力主要包括认知识别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属于语言语用能力范畴之一,是中介语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跨文化商务谈判也呈上升趋势。但是,由于谈判过程中利益的分配以及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等众多因素,跨文化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变,为女性参与劳动就业提供了市场。随着女性学历的提高、思想意识的改变,日本女性参与就业的领域不断扩展。而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泡沫经济的
It is widely accepted today that, to lear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leamersneed to amass a large amount of vocabulary. According to Lewis (1997), vocab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