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揭阳地区高州油茶主要性状评价及优株筛选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r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州油茶(Camellia gauchowensis Chang)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因适应性强、果实大而被广东省各地种植。揭阳位于粤东北,是高州油茶核心种植区之一,但由于20年前种植的油茶大多数为实生播种,导致分化较大,良莠不齐,急需选优进行良种推广。为此,课题组应邀于2019-2021年在广东揭阳地区高州油茶分布较集中的新亨镇、锡场镇和白塔镇开展了大量优树筛选工作,从两万多株生长健壮、结果较好和高抗病性的20 a以上的高州油茶中初选出了 52个优株。本研究以52个优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果实经济性状测定分析,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10个优良单株进入复选阶段;对10个复选优株油脂品质、生长特性和光合生理特性3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对10个复选优株产量、果实经济性状、油脂品质和光合性能等1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当地筛选出高州油茶良种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52个初选优株果实经济性状比较分析及综合评价。52个初选优株果实经济性状10项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变化幅度为6.73%~32.72%,其中百粒重(32.72%)、单果重(31.24%)和干出籽率(27.8%)变异较大,具有很好的选择潜力。52个优株,平均单果重为121.26g,变化范围为58.19~203.67 g,优株HMZ31果实最重;平均鲜出籽率为33.62%,变化范围为11.63%~49.10%,优株HMZ13最高;平均干出仁率为52.99%,变化范围为34.91%~63.20%,优株A11最高;平均干种仁出油率为40.28%,变化范围为27.94%~55.13%,优株HM349最高。对52个优株果实单果重、果皮平均厚度、鲜出籽率、干出仁率和出油率进行综合评价,按照果实经济性状评比排名且符合油茶选育规程的前十的优株为HMZ31、A5、HM349、HMZ32、HMZ23、HM19、HMZ13、HMZ22、HMZ33 和 HMZ11,作为复选优株。2.10个复选优株性状比较分析。10个复选优株间油脂理化性质、脂肪酸主要成分和微量生物活性成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0.53%~45.35%,其中角鲨烯含量(45.35%)、总酚含量(42.79%)、亚麻酸相对质量分数(33.67%)变异较大,具有较大选择潜力。油脂酸价和碘值均能达到《油茶籽油:GB/T11765-2018》浸出油一级油标准;油酸平均相对质量分数为78.66%,优株HMZ13最高,为80.99%;亚油酸平均相对质量分数为8.14%,优株HMZ11最高,为10.77%;α-Ve平均含量为17.92 mg/100 g,优株HMZ33含量最高,为24.2 mg/100 g;总酚平均含量为8.4 mg/kg,优株HMZ11含量最高,为13.02 mg/kg;10个优株中角鲨烯平均值为374.82 mg/kg,β-谷甾醇含量平均值为326.36 mg/kg,含量最高的优株均为A5,分别达 695.6、382.4 mg/kg。10个复选优株生长性状比较分析发现,10个优株间叶及花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叶表型及解剖结构指标变异系数排名前三的指标为叶面积(22.92%)、韧皮部厚度(21.85%)和气孔密度(19.04%)。叶面积变化范围为14.55~29.25 cm2,优株HMZ33、HMZ31和HM349显著高于其他优株,韧皮部变化范围为75.75~157.95 μm,优株HMZ13最高,气孔密度变化范围为126.75~232.82个/mm2,优株HM349最高;花性状指标变异系数排名前三的指标为花药数(38.21%)、花粉数量(30.03%)和花粉活力(22.02%),单枚花药花粉量平均值是5359粒。花药数变化范围为49.4~180.6,优株HMZ32最高,优株HMZ13和HMZ23单枚花药花粉量显著高于其他优株,分别为8080和8030粒,花粉萌发率变化范围为45.31%~87.45%,优株HMZ33、HMZ13和HM19花粉萌发率均超过80%。10个复选优株光合生理特性比较分析发现,10个复选优株间光合性能指标变异较稳定,仅气孔导度变异系数较大(12.08%);净光合速率变化范围为6.72~8.53 μmol·m2·s-1,优株HM349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为2.787mmol/L,其中优株HMZ13最高,为2.937mmol/L。净光合速率与叶片解剖结构中栅栏组织厚度、组织紧实度和气孔密度成均极显著正相关。3.复选优株综合评价。按照丰产、优质、高光效和抗病育种目标,并遵从《油茶良种选育技术规程》(GB/T 28991-2020)要求,对10个复选优株产量、果实经济性状、油脂品质和光合性能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高州油茶复选优株综合性状存在差异,其相对关联度在0.400~0.489之间;10个复选优株综合评价由高到低排序为 HMZ23、HMZ13、HM349、HMZ33、A5、HMZ11、HMZ32、HM19、HMZ31和HMZ22。建议对其中排名前五的优株开展无性繁殖和区域试验,进入决选阶段。
其他文献
学位
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 L)作为国内的一种新兴果树产业,因富含矿物质、维生素、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而备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为提高蓝莓施肥效率、探究蓝莓在南方地区的生长适应性,本研究采用大田及盆栽试验,选用灿烂(Britewell)、夏普兰(Sharpland)2个品种蓝莓,分析了蓝莓果树在不同施肥处理下(低NPK 比例和高有机质含量的有机肥、中等NPK 比例和中等有机质含量的
油茶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属于后期自交不亲和性树种,因此,在种植主栽品种时需要配置相应的授粉品种。为解析油茶后期自交不亲和的分子机理,本课题组构建了油茶自交和异交雌蕊的组学数据库,并在前期的组学研究中发现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与自交不亲和性密切相关。为深入探讨CoMAPKs基因对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的影响,以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赤皮青冈(Cyclobalanopsis gilva)为壳斗科常绿乔木,兼具用材、绿化和经济树种等多种功能。研究表明林下幼苗更新与林内光环境关系密切,本研究以1年生赤皮青冈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遮阴强度,由低到高依次为无遮阴、30%、50%、70%、90%遮阴,探讨不同遮阴强度下赤皮青冈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旨在确定赤皮青冈幼苗最适光照条件,为其科学繁育及人工干预林下幼苗更新时光照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