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浅镇静或无镇静状态下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不适与相关记忆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ly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镇痛浅镇静或无镇静状态下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不适、ICU记忆现状,探讨镇痛浅镇静或无镇静状态下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不适以及ICU记忆的影响因素,分析不适程度与ICU记忆特点的关系,并深入了解镇痛浅镇静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真实体验,以期为医务人员下一步制定精准的ICU患者个体化的舒适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南昌市及萍乡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136名镇痛浅镇静或无镇静状态下机械通气的患者,运用ICU不适量表、ICU记忆量表分别调查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不适现状以及ICU记忆特点。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镇痛浅镇静或无镇静状态下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不适与ICU记忆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不适程度与ICU记忆特点的关系。2.采用Husserl描述现象学研究方法,对8名镇痛浅镇静状态下的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NVivo12 Plus软件对资料进行管理,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镇痛浅镇静或无镇静状态下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不适总得分为(42.97±23.75)分,标准化后的不适总体评分为(2.56±1.42),其中轻度不适为109例(80.15%),中度不适为25例(18.4%),重度不适为2例(1.5%)。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与心理和躯体有关的不适(24.65±16.0)、与环境有关的不适(10.6±7.82)、与生理需求有关的不适(7.71±5.08),患者不适条目中排名前四位的依次为口渴(5.07±2.96)、睡眠障碍(4.52±3.49)、焦虑(4.01±3.04)、孤单(3.75±3.34)。ICU患者相关记忆上,44例(32.4%)患者忘记接受过重症监护,92例(67.6%)患者记得接受过ICU治疗;132例(97%)患者有过事实记忆,其中事实记忆位列频数最高的前4位依次为:医护查房(77.9%),声音(70.6%),家人(66.1%)、呼吸管道(63.2%);120例(88.2%)患者有过情感记忆,其中频次最高的3位依次为:不舒服(61%)、焦虑与惊恐(60.2%)、疼痛(47%);100例(73.5%)患者存在妄想记忆,其中频次最高的前3位为:做梦(62.5%)、幻觉(41.2%)、噩梦(21.3%)。2.不适得分在婚姻、ICU住院病区、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是否采用镇痛治疗、物理约束时间、有无留置胃肠管等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适的回归分析显示,婚姻中丧偶状态(β=0.352,P<0.01)、机械通气时间(β=0.256,P<0.01)是不适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婚姻状况是ICU事实记忆的影响因素,是否接受镇痛治疗是ICU妄想记忆的影响因素,是否接受镇静治疗是ICU事实记忆、情感记忆以及妄想记忆的影响因素。3、ICU相关记忆特点与不适程度的相关性研究得出,轻度不适组别中,与家人有关的事实记忆发生率更低(P<0.05)、在中重度不适组别中与焦虑与惊恐有关的情感记忆发生率更高(P<0.05)、与噩梦有关的妄想记忆发生率更高(P<0.01)。4.镇痛浅镇静状态下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真实体验共提炼出5个主题:多样的情感经历(收获幸福与希望、肯定与体谅、不被理解的困境、同病相怜的感受、自主意识的增强);恐惧与焦虑(自身期望与疾病现状的落差、主观能动与身体受限的矛盾、感知死亡的临近、环境的陌生感);感性与理性的共存(渴望家人的陪伴、想念与理解的伴随);多种生理的不适(睡眠障碍、异物感、口渴感、疼痛感);清醒与模糊(似真似假的感觉、时间概念的模糊)。结论:1.镇痛浅镇静或无镇静管理的ICU机械通气患者,他们的整体不适水平为轻度,其中最主要的不适条目为:口渴、睡眠障碍、焦虑以及孤单;同时患者普遍存在ICU记忆。2.患者婚姻状况、住院病区、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是否接受镇痛治疗、物理约束时间以及有无胃肠管对患者的不适水平有一定影响;其中,患者婚姻中丧偶状态、机械通气时间是患者不适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解释总变异15.8%。3.已婚状态下患者的事实记忆发生率更高;接受过镇痛治疗的患者,妄想记忆的发生率更低;接受过镇静治疗的患者,事实记忆、情感记忆以及妄想记忆的发生率更高,提示临床医务人员需要重视ICU镇痛镇静的管理,对于已婚或丧偶的患者需要给与更多的人文关怀。4.不适程度和患者的与家人有关的事实记忆、与焦虑/惊恐有关的情感记忆以及与噩梦有关的妄想记忆存在相关性,提示医务人员在对患者的综合管理中,需要融入家人的参与、关注患者与焦虑/惊恐有关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针对性干预,改善患者睡眠质量。5.镇痛浅镇静管理下ICU机械通气患者拥有更清醒的意识状态,更强的自主性,具备和周围进行互动的能力。患者存在不同维度的心理及生理感受,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关注,动态评估,及早识别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变化,制定针对性、个体化的干预方案,以期全方位提高患者住院体验感,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胸痛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是否可用于鉴别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探讨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是否可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假腔血栓状态的诊断。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入院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和心脏神经官能患者。入选患者均表现为急性胸部和/或背部疼痛,急性主动脉夹层患
研究背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罕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疾病,其特征是严重的先天性或免疫介导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13(A 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1 motif,member 13,ADAMTS13)缺乏,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临床上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服用芪苈强心胶囊后的相关疗效指标(心脏彩超相关结果指标、NT-Pro BNP含量、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心功能变化、心率变异性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评估芪苈强心胶囊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心梗后患者预后管理提供多一种药物选择。方法:从2019年3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期间来我院就诊且诊断为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至少满足下列三项中的两项:
目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的降血压效果是否优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仍然存在争议。为了提供更多有关ARNI降压效果的详细信息,我们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来比较ARNI与ARB类药物在高血压短期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Trials自2020年6月前发
背景: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能够更好的生活,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在患者的心脏当中安装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1]。传统的安装起搏器的位置主要是选择右室心尖部,常用的起搏模式是VVI模式,该部位主要是安装被动电极,操作比较简单,植入比较容易,其有较好的稳定性[2]。但是在该部位安装起搏器与患者心室的激动顺利不相符,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左心室和右心室和电-机械活动不同步,影响患
目的:探讨铁缺乏对心房颤动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该研究纳入295名确诊心房颤动的住院患者,收集患者临床数据,并根据铁蛋白水平分为铁缺乏组(ID组)和铁正常组(Non-ID组),两组患者均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来评估运动能力,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通过完成Euro Qo L-5D-5L问卷,然后根据得分进行评估。结果:在纳入的295名房颤患者中,中位年龄为66岁,其中60%为男性。心房颤动的中位
目的:通过对≥80岁的长期住院患者进行肌少症、日常生活能力及营养状况方面的评估,制定渐进性抗阻训练联合营养支持计划,探讨该计划在高龄肌少症患者躯体功能状态及营养状况等方面的应用效果,为治疗老年肌少症、降低肌少症风险、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江西省某三甲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入院患者进行肌少症诊断(诊断依据按2019版亚洲肌少症诊断策略),将诊断为肌少症且年龄≥80岁的117例患者作为研
目的:基于5A护理模式制定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UIA)自我管理方案,与常规护理相比,评价基于5A护理模式自我管理方案对UIA患者自我效能、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南昌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UIA患者80例,按照住院病区划分为两组,观察组、
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是鸡场常见的2种鸡呼吸道疾病,发病时症状不具有代表性,临床诊断时极易混淆和误诊,从而耽误补救时机。为降低这2种疾病对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的鉴别,概述了临床症状,提出了防控措施,以期为相关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目的探究Holter指导下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心率变异超常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及余干仁和医院门诊及住院的60例心率变异超常病人,符合:白天心率过快(心率大于100次/分占据大于50%的时间),夜间心率过慢(平均心率<50次/分,最长RR间期出现2.1-2.9s之间),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来进行中西医药物结合个体化治疗,例如晚上心率慢,使用心宝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