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不断爆发,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现存生产方式的反思,也促使世界各国政府开始寻求一种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新的发展方式。此时,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生态环境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绿色生态体系,走绿色发展道路。要求全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本文以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为出发点,从对绿色发展思想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入手,依据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过程,以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演进规律及其科学内涵,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的绿色发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从产生背景、产生过程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苏联作为列宁领导建立苏维埃政权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充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中国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在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结合中国实际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朴素绿色发展思想、协调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发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在现有的生态治理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思想,形成了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成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历史演进过程的梳理发现,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演进具有其内在规律。始终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发展主线,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要任务,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发展目的。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