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柔顺欠驱动夹持器设计及其控制研究

来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da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抓取是一种典型的机器人末端操作形式,在分拣装配、农业采摘、灾难救援、微纳操作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何对多规格、不确定的操作对象实现稳定、安全的抓取操作是机器人技术中的关键难题之一。夹持器主要用于目标物体的夹持、搬运、放置,是机器人抓取操作执行机构的主要实现形式。从机构学的角度,驱动单元数少于自由度数量的欠驱动机构具有良好的形状自适应性;而柔顺机构具有免装配、无摩擦磨损、高精度等优点,已成为精密工程、仿生机器人等领域末端执行机构的主要实现形式。从控制的角度,通过合理设计主动控制算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机器人抓取机构在非结构环境中的交互安全性与操作可靠性。本文正是在该背景下,对自适应柔顺欠驱动夹持器的设计与控制进行研究:(1)通过将刚性欠驱动夹持器与柔顺机构、柔性材料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模式柔顺欠驱动夹持器,提升机器人抓取操作末端执行机构的自适应性与通用性。该夹持器具有两种夹持模式,分别为两点夹持与包络夹持。基于伪刚体模型法,对不同的工作模式进行了静力学分析,以建立了输出夹持力与输入载荷之间的解析关系,对于包络夹持模式,通过设计了一种算法以确定静平衡位置。进而,基于梯度下降法,构造结构参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最大化多模式夹持力。通过动态仿真软件与有限元分析分别对两夹持模式、夹持力的建模、以及优化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仿真验证。(2)设计了一种具有自动切换跟踪模式能力的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用于控制所设计的新型柔顺欠驱动夹持器,以实现针对不确定的抓取对象自适应调节多模式操作下的力位参数。通过利用所设计的力传感系统,同时实现夹持力检测与感知夹持力模式,为控制策略提供反馈信号。通过推导柔顺夹持器的运动学模型,以建立夹持进给量与目标电机转子位置的关系。基于递归最小二乘法与线性二次调节器,设计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控制的阻抗控制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评估获得的物体刚度,自适应分配轨迹跟踪与夹持力跟踪的权重。然后,设计出了相应的夹持控制策略及对其进行鲁棒设计,并进行了仿真验证。(3)对所设计的新型柔顺欠驱动夹持器及优化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对于机构设计方面,通过设计相应的夹持器样机与搭建了力测量平台,验证夹持力建模与优化算法的有效性,并通过执行各种抓取实验进一步的验证了夹持器各种工作模式的有效性、夹持的稳定性与具有保护易损物体的能力。对于夹持器控制方面,通过搭建了夹持控制实验系统,并开展多种的夹持控制实验,以验证了控制算法的优点与在两夹持模式下进行自适应夹持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在集约化设施蔬菜土壤,过量施用氮肥与磷肥会导致严重的氮磷淋洗,这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生产与环境问题。于休闲时期种植一季填闲作物吸收土壤中盈余氮磷以减少氮磷淋失是一种有效技术措施。本研究于位于广东地区的两个典型设施蔬菜地(佛山三水区-蔬菜基地和梅州兴宁-蔬菜基地)开展,首先在三水选用四个时兴苋菜品种(胆红苋、台红苋、南星苋和白尖翠苋)、辣椒叶与萝卜苗作为填闲作物,评价其对土壤淋洗液p H、无机氮磷浓度
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移动便携设备的发展。为了获得更好的便携体验,电子设备逐渐向更便捷、功耗更低等方向发展;此外,单芯片集成多功能模块对电源管理技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新需求。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利用射频信号识别特定物体。该技术具备多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服装行业、物流管理、电子支付等各界领域。RF
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Fourier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系统的成像速度取决于相机采集速度和图像重建速度。目前的线阵相机技术完全能实现对大型图像数据的实时采集。但是采集到的图像数据特别大且每一线数据都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按照同一重建算法进行图像重建,计算量大且重复。因此如何让图像数据的每一线数据实现并行计算,提高FD-OCT图像重建速
鸡的性成熟标志着繁殖活动的开始,是重要的经济性状。研究和培育早熟型个体是优质肉鸡育种的重要方向。生产中公鸡的性早熟主要通过鸡冠来判别,鸡冠作为重要的第二性征,其发育程度与性腺发育紧密关联,但尚缺乏公鸡性早熟的相关性状及分子调控水平的研究。本研究对42~140日龄具有极端冠高性状的清远麻鸡群体(高冠组和矮冠组)的体重和鸡冠表型数据进行系统采集,分别在56、79、112、126和140日龄五个阶段屠宰
在我国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国家需要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本课题旨在能够从几何图论层面的理论高度上给出一个通用、广泛的焊接机器人研究,依靠图论与流形结合的方式进行轨迹规划焊接作业,实现焊接智能化。本文选择了焊接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针对焊接过程中的工作空间和移动空间的轨迹进行规划,以达到优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成果如下:(1)对机器人焊接作业空间的分析,论证了焊位、焊缝与移动路径构成一个
在全球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中国食物浪费问题突显。同时,相对于粮食安全,中国一直更多注重生产,消费端出现的食物浪费问题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促进可持续消费模式发展为目标,从消费者角度探索家庭食物浪费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减少家庭食物浪费提供建议。首先,在回顾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家庭食物浪费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其次,归纳影响家庭食物浪费的相关变量,设计调查问卷,对广州市482户家庭
喷釉机器人工作站作为先进陶瓷加工装备近年来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量。但喷釉机器人工作站结构复杂,装配要依照工艺标准顺序进行安装,并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执行。此过程易出现因装配人员经验不足造成的设备质量瑕疵、工期延误和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因此如何开展高效且经济的装配技术培训,成为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引入新的技术培训手段,辅助工作站装配的技术培训,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本文参照国内外相关解
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简称AGV),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可沿预定路线导引行驶,拥有安全保护装置的运输车。目前国内的AGV主要集中在承载能力不超过1000kg的轻型搬运上,并对行驶路况有相应的要求,无法在颠簸及有坡度的恶劣路况下可靠行驶。针对铝型材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以及实际生产过程需要在相应工序及不同车间频繁搬运的加工状况,本文以实现铝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