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多成之于情绪,得之于感发,读清真词,却独有故事蕴藉其中。清真作词,叙事性十分显著,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词的抒情本质。本文立足于现有的研究成果,着眼于清真词研究的空白之处,从中国传统的叙事学研究成果出发,结合西方叙事学研究理论,加以创新。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本文分为以下三章:绪论部分对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研究意义做了简要的分析。第一章分析北宋词叙事的整体环境与叙事共性。北宋作为叙事词发展的一个重要坐标,词与生俱来的叙事因素在北宋世情的影响下不断发酵,使得北宋词开始具有了晚唐五代词不具备的一些叙事特征,例如在叙事结构上表现为另立题目和词序。说明在整体环境的影响下,北宋词在叙事标志和叙事方式上有其共性,而清真词在这种共性影响下,有着独特的叙事价值。第二章分析了清真词的叙事技法。包括叙事场景、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的词事关系等几个方面。从叙事场景上来说,周邦彦的道教情结,使得清真词的叙事场景既有实境,又有虚境。不同的叙事场景如同戏剧的画幕,是故事的背景色。从叙事结构上来说,清真词叙事结构多样。从叙事时间上来说,具有多变的时间,叙事详略得当,正所谓“有话则短,无话则长”。从叙事视角来说,清真叙事往往结合了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接下来,进一步研究清真词“词与事”的关系。根据事件在词中的位置,分为事在词前、事在词中、事在词外。总之,清真词的叙事有很强的艺术性,在技法上是对前期词人的一种超越。第三章分析清真词在各种叙事题材上的特点与清真叙事词在北宋的影响。传统的叙事词通常的叙事题材有:叙恋情之事、叙经历之事、叙世情之事、叙物华兴衰之事。周邦彦在不同题材的叙事作品中采用了不同的叙事方法,使常见题材旧事换新颜。在恋情叙事中,词人增加了情节的曲折性;在羁旅行役叙事上,删去了建功立业的功利性,保持了情感的纯粹;在历史与现实为题材的叙事中,增加了时空之感;在物华兴衰中,周邦彦在咏物的同时,增加了主体的介入,使得物华之事即是人生之事,自我之感。清真词处在词作繁多的北宋时期,不仅在创作上受到了良好的环境熏陶,也使自身词作也有了良好的流传条件。另外,清真叙事词结北开南,对南宋词人有着深厚的影响。本文对这一影响作简要分析,从而更好地定位清真叙事词的地位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