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利政策是公司金融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公司实行何种股利政策不仅关系着公司自身的经营发展,而且也影响到投资者投资决策,甚至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都要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各项体制机制逐步得到改革,法律法规环境逐渐趋向成熟,我国上市公司股利的发放也得以规范。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同西方发达资本市场一样,都以现金股利为主,但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特有的一面无论投资者还是上市公司,都偏好于追逐高比例送转股。由于高送转政策并没有改变公司的基本面,投资者原来持有的所有者权益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仅仅是股本的增加就引来投资者的热捧,这种看起来令人费解的现象引起无数学者的关注。后来各种理论解释如潮涌般的出现,其中有一种理论跳出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框架,从行为金融学角度解读高送转热象产生的机理,这种理论就是股利迎合理论。股利迎合理论认为,上市公司之所以倾向实行高送转政策,是因为投资者偏好于高送转的股票,从而给予高送转股票较高的溢价,而上市公司认识到投资者这种偏好后会主动的进行高送转来迎合投资者需求。至于投资者为何偏好于高送转,则是因为投资者“价格幻觉”这种心理偏差产生的非理性行为;而上市公司进行迎合的目的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公司的市值管理,二是满足决策者(大股东)自身经济利益。现有的文献研究多集中在研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到底有没有迎合投资者,也就是验证高送转政策是不是受到投资者非理性偏好的影响,但是对于迎合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却很少有人研究。一方面,如果高送转是出于市值管理的考虑,那么高送转带来的财富效应应该是明显的,但是现有研究并不能支持这个结论;另一方面,如果高送转是出于满足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那么大股东减持一定是与获利有关,但是现有怀疑大股东减持动机的研究却苦于拿不出证据。 本研究在验证上市公司为迎合投资者偏好而进行高送转的同时,分析大股东通过推高股价顺势减持获利的可能性,以此考察大股东有没有为自己谋求经济利益,或者说为自身进行了利益输送。如果能够证明这一点,从迎合理论的视角解读,可以认为这是大股东满足个人利益的理性行为。同时,由于高送转政策与减持行为都是由大股东影响或决策,我们要继续考察大股东减持是不是受到高送转政策的影响,如果是,那么说明大股东在公司实行高送转政策的同时就已经打算未来通过减持溢价了的股票来为自己获利了,从而证实高送转的动机之一是满足了大股东自身的经济利益需求。实证方法为,首先编制一个指数来衡量投资者对高比例送转股的偏好,通过验证送转比例与投资者偏好相关来证明高送转是上市公司迎合投资者的结果;然后通过验证大股东减持比例与高送转股票溢价相关,来证明大股东减持是满足自身利益考虑的理性行为;最后,验证高送转能够影响到大股东减持,说明大股东进行高送转是出于未来谋求自身利益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