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cujmt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的较量更多体现为话语权的争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迭代升级,短视频凭借其自身传播特性聚集了大量稳定受众,在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提供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提出更高要求,成为意识形态斗争和话语权争夺的重要阵地。因此,研究短视频时代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当前学界对短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短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衡量维度,话语权提升的价值意蕴等基础理论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思考;新的时代际遇下,短视频场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客观现状如何有待进一步深入考察;如何协同各方要素有效提升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也有待进一步探究。基于这样的问题意识,文章紧紧围绕“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及其提升”这一研究对象和“短视频”这一微观视域,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的逻辑主线展开研究。第一章,短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概述。短视频时代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首先需要弄清楚短视频时代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科学内涵,以及短视频时代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与衡量维度。短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一个由“短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组合而成的复杂概念,其构成要素涉及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环境以及话语效果五个层面,短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强弱的衡量标准包括话语公信力、解释力、传播力和引领力这四个维度。第二章,短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价值意蕴。不难发现,短视频时代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具有高度契合性,短视频时代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运用短视频特性完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因时之举,是推动短视频实现良好价值引导的因势之需。短视频时代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强大支撑,又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第三章,短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短视频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有许多亮点,但在实践中还存有一些不足与问题。主要表现为:话语公信力维度,权威性较强,但公正性与示范性有待提升;话语解释力维度,释疑性提升,但及时性有待加强;话语传播力维度,渗透力提升,但吸引力有待增强;话语引领力维度,统摄力较强,但舆论引导有待提升。而阻滞短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因素众多,具体体现在:话语主体的责任缺位,媒介素质不高;对人民的需求把握不够,理论研究创新不足;话语表达效果不佳,话语媒体平台整合力欠缺;信息安全防御力较弱,议题设置主动性不强。第四章,短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案例分析——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短视频场域作为主流话语主体的“人民日报”官方抖音号,在话语公信力层面,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公正性和示范性;在话语解释力层面,其话语内容具备较强的释疑性和及时性;在话语传播力层面上,其话语表达方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话语传播方式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在话语引领力层面,其表现出较强的舆情应对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人民日报”官方抖音号的成功,可以为其他主流媒体和政务短视频账号带来一些参考与借鉴,能为提出普遍适用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一般路径总结经验。第五章,短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实践路径。短视频时代有效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首先,必须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与互联网思维、培养正面网络意见领袖队伍、提高网民的整体素质,以规范话语主体,提升主流话语公信力;其次,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创新主流话语内容、关注受众意见和人民利益诉求、把握话语时机并提升主流话语时效性,以要丰富话语内容,提升主流话语解释力;再次,需要坚持优化话语表达形式、融合话语载体、树立全球视野并行,以创新话语方式,提高主流话语传播力;最后必须发展网络核心技术、强化技术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短视频场域话语秩序,主动设置话语议题、营造网上正面舆论强势,以净化话语环境,提升主流话语引领力。
其他文献
本论文在TAM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社群营销的本质特征,分析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最终构建了社群营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模型。该模型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以产品信息特性(质量、使用价值、品牌、售后保障),社群环境特性(在线互动、社群关系强度),社群广告信息特性(价格促销、广告质量及吸引力),消费者个人特性(个人支付能力、加入社群时长)四个方面的因素为外源变量,中介变量在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的基础上
[研究意义]哈雷.弗萨特大师绘制的《编年史》是15世纪末极具代表性的史诗题材插画手抄本。插画中丰富多样的动物主题织物图案不仅表现出极强的装饰性,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象征隐喻。[研究方法]文章以插画中的动物主题织物图案为切入点,借助叙事文本与历史语境对其中动物元素的隐喻所指进行分析,联系存世实物对比图案间的异同,多角度地对织物图案自身的艺术特色及其投射出的文化价值进行解读。[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发现织
1954年,中国古典舞与北京舞蹈学校一同应运而生,创建者们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筹备创建这一新舞种,至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前辈们始终没有停止过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吸收了诸多传统文化的有益养分以促进本学科的发展。尤其在中国古典舞对戏曲艺术的借鉴过程之中,戏曲的表演根基“手、眼、身、法、步”,为中国古典舞提供了丰富而成熟的语言手段,成就了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本文通过回
本文基于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CNKI关于在线汉语教学的文献,通过横向对比发文量,发现国内学者对在线汉语学习的重视程度虽逐渐加强,但仍可深入。通过对作者、核心机构的可视化分析,发现核心作者群和核心阵地;在分析研究热点时,采用关键词聚类和词频分析进行双重对比论证;运用时区图分析研究趋势,发现目前线上汉语教学存在汉字教学困难、课堂互动性弱等突出问题,且给出相应建议;运用TF-IDF算法分析文献
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又是中国画中特有的画科,往往是人们审美特质和思想特征的反映。在中国花鸟画研究中,对于花鸟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否独立成科这一问题依然是有争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根据画史记载,这一时期确实有花鸟画及相关画作出现。虽然这一时期花鸟画只存在于画史文献中,没有画作流传,但得益于这时期画家的多重身份,我们可以将其它艺术载体中的图像拿来参考,通过文献与图像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一时期有代
导视系统设计的意义是巨大的。是为了以最合理、最具效率的路线指引受众的行为,是来引导游客在空间流动的导视设计,使人群车辆到达既定的目的地。其次,导视系统也本着宣传地域文化的另一重要目的。运用视觉识别的基础理论,针对回民街各景点街道进行图形符号设计,将回民街的地理位置、建筑特色及经营特色表现出来,将正确的信息更有效、更直接的传达给受众。在设计中应本着可识别性、功能性和艺术性的原则,也能学到一种探索的精
<正>太原飞亚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主打品牌为飞亚篮球训练营。飞亚篮球致力于青少年儿童篮球训练发展,视青少年儿童身体发展为己任,真正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篮球氛围下健康成长。作为太原东山片区最为成熟的品牌训练营,我们至今已帮助300多个孩子完成了他们各自的大小篮球梦。具有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及经过篮球专项培训的专业级教练团队组,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将儿童体适能、青少年体适能训练融入到篮球运动训练
期刊
近年来我国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绿色创新已成为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而业绩反馈作为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却鲜有研究涉及其对绿色创新可能产生的影响。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业绩期望顺差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探讨财务柔性在两者关系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业绩期望顺差与企业绿色创新呈正相关,业绩期望顺差对难度较大的绿色发明专利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
戏曲艺术是中国的国粹,中国古典舞亦是宝贵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二者相互吸收和促进,相互影响和融合,共同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戏曲和中国舞蹈水乳交融,舞蹈渐渐成为戏曲叙事链条中的一环,它成为了戏曲的附庸。到后来,便产生了“戏曲舞蹈”。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国初期,李正一、欧阳予倩、崔承喜等一大批舞蹈工作者开始着手研究和开发“中国古典舞”这门学科的建设,“中国古典舞”这个名词才正式登上历史的舞
“手形”对于舞蹈艺术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象征或是表演者与观众情感传递的媒介,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精髓的体现。文章尝试从中国古典舞传统手部基本形态出发,对“手形”的成因和文化内涵从多个维度进行梳理归纳,同时结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剧目作品的呈现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发掘“手形”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功能,并对中国古典舞手部语汇的未来发展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