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金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yjob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出让金制度的雏形形成于1987年,发展至今不过26个年头。虽然时间不长,但土地出让金制度的存在盘活了曾一度僵化的土地市场,在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大大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促使我国的土地使用向集约化方向发展。1994年进行分税制改革后,土地出让金的存在更是为地方政府弥补巨大的财政缺口、缓解财政压力起到了正面的作用,并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出让金的规模迅速膨胀,引发了一系列的财政、经济、金融、社会乃至生态问题。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过度依赖,对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理性扩张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对土地出让金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展开一系列的研究。本文以探讨我国土地有偿出让制度的发展历史为起点,解释土地出让金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对土地出让金制度的理论依据的阐述,揭示土地出让金及相关制度的本质特点。并通过对土地出让金制度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描述和分析,梳理出土地出让金制度从无至有的历史过程,并介绍其发展现状,体现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接着,本文分别从分税制改革的影响、竞争性地方政府的存在和土地所有制的角度出发,对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第二财政”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认为,分税制改革造成的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失衡,导致了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过度依赖。地方政府作为“理性人”,凭借其在土地一级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土地资本化就成为地方政府生财的捷径。另外,本文对土地出让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机理进行了阐述,为数据分析时选取变量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1987-2010年的总量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得出土地出让金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对经济发展确实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1999-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一方面验证了土地出让金与地方生产总值呈现出“倒U型”的特点,证明这一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另一方面,通过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分别回归,证明土地出让金作用的地区差异性,表明未来政策的制定必须因地制宜。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必须对我国地方的财税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土地财产税体制,稳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其次,要加速地方政府的角色转换,改变政府经营城市、盲目扩张的观念。并推进政绩评价体制的改革,促使地方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谋求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建议正确看待土地出让金的作用。既要看到其对地方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又要正视其导致的资源配置、分配不公及不可持续等相关风险,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营造健康的制度环境。
其他文献
反腐倡廉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对于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分析国企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加以解决。
为了研究退耕还林后植被覆盖变化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的影响,利用RUSLE土壤侵蚀模型结合RS、GIS技术估算了陕西省榆林市2000—2013年土壤侵蚀模数。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ND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中重度烧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中重度烧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
目的了解笔者医院接受各项光电治疗的发展趋势及就医者的年龄、性别特点,并为同级别医院配备光电治疗设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笔者科室2013年-2017年收集的就医者资料,描述
“农业弱、农民苦、农村穷”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影响及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究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基础设施建设是推
基于资源基础和制度理论,利用汽车产业1998-2013年参与正式标准合作的整车生产企业数据,实证探讨企业如何设计和管理标准联盟组合规模和多样性配置来培育技术标准化能力,并以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及哮喘缓解期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组蛋白乙酰化酶(HAT)、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核因子-KB(NF-KB)及血清IL-17变化
岗位价值评价是现代企业建立内部公平、兼具竞争力和激励性的薪酬体系的基础,但在岗位价值评价的实际应用中,中国企业普遍具有盲目性,常因为评价方法选择不恰当、结果应用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东部沿海企业开始减产减员,农民工首当其冲成为减员的对象,从而造成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的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带来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事后风险监控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本文以某银行为案例背景,介绍如何利用自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