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研究——基于G20杭州峰会志愿服务的考察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的主要人力资源,对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在大型活动中一般优先考虑的是服务对象的最终满意情况,作为志愿服务的实施者,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行为及其在志愿服务后的改变较易被忽视。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志愿者心理行为往往容易被忽视等问题,以大型活动 G20杭州峰会的志愿服务为例,以编制的《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量表》为基础,通过对在杭高校的274名大学生志愿者的问卷调查以及33名志愿者的深度访谈,从志愿服务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志愿服务行为自我效能感两方面深入探讨大学生志愿者在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前后自我效能感变化情况。  研究发现,G20杭州峰会志愿服务后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有所下降。一是因为在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频频受挫;二是因为活动承办方的组织管理需完善;三是因为社会大环境下志愿服务氛围不佳、人们对志愿服务支持不足。而且,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性别、年级、家庭经济水平、服务经历、社会支持、管理和培训、同辈支持等因素对志愿者自我效能感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层面、活动承办方层面、高校层面以及大学生志愿者个人层面提出提升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的现实途径:在政府层面,倡导服务实践,增加亲历的成就体验;加大宣传动员,增强社会的认同感。在活动承办方层面,利用成功榜样,提供替代性效能信息;注重培训实效性,提升志愿者服务技能。在高校层面,进行恰当评价,实施积极的言语反馈;重视心理发展,做好情绪状态的调整。在志愿者个人层面,树立主体意识,端正服务动机;设立合理目标,延伸激励过程。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民大国。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时期,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的利益问题。党的十三届四
本文立足惩罚性赔偿制度实施的现状,寻求民商事领域、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侵权行为所带来的私权利救济问题之路径。通过检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权益分配、价值选择和表现形式,分
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大面积扩招,2006年高校在校人数达到了2500万左右。据2008年四川统计年鉴,四川省的1999年高校在校人数为35465人,到2004年增长到100998人,截止到2007年已经
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手段。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手段进行反思。  一、挖掘课本的趣味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是需要兴趣的,课堂教学活动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所设计的各个环节、步骤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所在。例如对人教版初二上册Unit 8 Se
该文将专家系统技术与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技术相结合,开发了永磁起动机电机设计专家系统.重点探讨了该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知识库、推理机和设计调整策略等关键问题.
中华传统美德是古代道德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祌支柱。当代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在价值观的形成上给予正确的指引。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