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白细胞介素2功能与信号通路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_520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是我国重要海水经济鱼类,也是目前我国海水养殖鱼类产量最高的鱼类。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环境的恶化,病害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大黄鱼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由于药物防治所带来的药物残留、环境污染及病原耐药性等严重问题,近年来免疫防治受到广泛关注。因而有必要对大黄鱼抗病原感染的免疫应答及其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IL-2)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可调节CD4+T细胞的发育和分化、促进B细胞增殖和抗体产生,被认为在调控抗病原感染的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开展大黄鱼IL-2(LcIL-2)功能及信号通路的研究,对于认识鱼类抗病原感染的免疫应答及其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助于为大黄鱼筛选高效免疫增强剂。通过大黄鱼基因组数据库分析结合RACE-PCR技术获得了 LcIL-2基因,其ORF全长426bp,编码一个由14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包含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序列和由121个氨基酸组成的成熟肽,具有脊椎动物IL-2/IL-15家族的保守序列“L-X-C-X(3)-E-[LVI]-X(2/3)-[LVM]”。基因组结构和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LcIL-2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在染色体上与ADAD1和IL-21紧密连锁。LcIL-2在健康大黄鱼各组织中呈组成型表达,在淋巴细胞丰富的组织如脾脏和血液中表达量较高。大黄鱼受灭活三联细菌疫苗或Poly(I:C)诱导后,头肾和脾脏中IL-2的表达增加。在原代头肾白细胞(PKL)、巨噬细胞(PKM)和粒细胞(PKG)中也可检测到LcIL-2的表达,在PKL中表达水平最高。LPS和Poly(I:C)可分别诱导PKL中LcIL-2的表达上调1.3倍和2.1倍,T细胞有丝分裂原PHA和Con-A则可诱导PKL中LcIL-2的表达分别上调89.4倍和8.3倍。克隆了 LcIL-2的启动子序列,并证实PHA和Con-A、T细胞活化剂CI、PMA和CI+PMA等刺激Jurkat T细胞后可显著提高LcIL-2的启动子活性,而LPS和Poly(I:C)刺激后LcIL-2的启动子活性无明显变化。大黄鱼转录因子NFAT和NF-κB的LcRelA亚基、Lcc-Rel亚基的过表达可显著增强LcIL-2启动子的活性(P0.05)。LcIL-2启动子上NFAT或NF-κB结合位点核心序列的突变可显著降低相应转录因子对LcIL-2启动子活性的增强作用。这些结果表明,T细胞有丝分裂原和T细胞活化剂可以诱导LcIL-2的表达,且其表达受转录因子NFAT和NF-κB调控。大黄鱼活体注射纯化的重组LcIL-2蛋白(rLcIL-2)后,ZAP70+T细胞的增殖被显著促进,同时Th1、Th2发育分化相关基因及IL-2下游关键转录因子STAT5等的表达上调,Th17发育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这些结果表明LcIL-2可参与调节T细胞增殖以及CD4+T细胞向Th1、Th2和Th17分化。此外,LcIL-2还可显著促进大黄鱼IgM+B细胞增殖,并刺激血清中针对弧菌亚单位疫苗DLD特异性IgM抗体的产生,同时提高DLD对大黄鱼的攻毒保护率至76%,这说明LcIL-2在调控体液免疫应答方面也发挥重要功能。克隆并鉴定了 LcIL-2受体的LcIL-15Rα、LcIL-2Rβ和LcγC亚基。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表明LcIL-2可以与LcIL-15Rα和LcIL-2Rβ相互作用,与LcyC之间无相互作用。LcIL-2Rβ可以与LcγC相互作用,但两者与LcIL-15Rα之间均无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 LcIL-2/LcIL-15Rα/LcIL-2Rβ、LcIL/LcIL-2Rβ/LcγC可分别形成异源三聚体。因此推测LcIL-2可能首先与LcIL-15Rα和LcIL-2Rβ结合形成异源三聚体,进而通过LcIL-2Rβ招募LcγC形成异源四聚体进行信号转导。哺乳类IL-2通过激活靶细胞中STAT5依赖的JAK-STAT、MAPK和PI3K-mTOR信号通路来发挥IL-2的生物学功能。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rLcIL-2可提高PKL中STAT5、ERK、AKT和4EBP1的磷酸化水平。信号通路抑制剂及受体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封闭均可抑制rLcIL-2对PKL中相应STAT5、ERK和4EBP1磷酸化的促进作用和对T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说明LcIL-2可通过STAT5依赖的JAK-STAT信号通路、MAPK和PI3K-AKT信号通路来调控靶基因转录。这些结果首次证明硬骨鱼IL-2与哺乳动物IL-2的信号通路是保守的。本论文首次全面研究了硬骨鱼类IL-2的生物学功能、调控和下游信号通路。
其他文献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在催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优异的催化性能不仅仅来自于其本身独特的电子结构,还很大程度上受到载体的影响。氧化物常常用作分散贵金属的载体,将贵金属锚定于氧化物表面可以提高贵金属的分散度,也可以改变贵金属的电子结构,还能形成贵金属-氧化物界面。由于贵金属催化的反应条件往往较普通金属温和,导致这种界面的催化效果尤为突出。因此,合理调控贵金属-氧化物界面结构可以极大地改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
目的:应激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被激活,影响能量稳态和生殖功能。既往研究已经证实Kisspeptin在生殖功能中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其主要表达在下丘脑弓状核上,也是调节能量平衡的因子。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地塞米松可以抑制下丘脑GT1-7神经元细胞(Gn RH、Kisspeptin均有表达和分泌)Kiss1基因m
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与奇异积分算子相关的几类算子的加权有界性和紧性问题.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概述本文所研究专题的相关背景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根据已有的结果提出拟研究的相关问题;然后阐述本文的主要结果;最后给出一些常用记号以及全文的结构安排.第二章考虑奇异积分及其交换子的振荡与变差的加权有界性.建立了核函数满足H(?)rmander条件的奇异积分及其交换子的振荡与变差的稀疏控制.作为应用,给出了相应算
随着拓扑材料的发现,其单向传输的边界态和抗微扰特性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拓扑电子学也成为研究这一新物态的热门领域。而在光学,声学和电路领域中,类比电子费米子系统,人们同样实现了多种拓扑现象,其在光学领域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拓扑光子学。相比电子系统,光学系统中的物质不是量化或凝聚的物态,这使其物理上更易理解和实现。此外,光学系统中的能带结构可以通过晶格结构和材料灵活设计而不受费米能级的限制,
三维模型的变形模拟技术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的热门研究课题,且在数字孪生、虚拟现实及逆向工程等领域有着深入的应用。该课题不仅涵盖了研究如何通过几何或物理方式描述模型的运动规律,还涉及了研究如何高效地处理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碰撞问题。近年来随着三维扫描及建模技术的提高,分辨率高、形状细节丰富、结构复杂的三维模型越来越容易获得。相应地,对这类模型的变形计算也衍生了新的挑战。一是难以协调计算效率和模拟效果之间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我国的社会工作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有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畅通和规范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治理途径”的战略规划,从两个方面指出了我国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21年以来,我国多个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制定公布了各自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其中一些包括发展社会工作的内容,这在理论上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政
期刊
磁流体力学(MHD)方程组描述导电流体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是由Maxwell方程基于Ohm定律及Ampere法则建立的磁感应方程与描述流体运动的Navier-Stokes方程联立的耦合方程组,在等离子体物理、天体物理及地球物理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物理背景.由于流场与磁场的相互作用及强非线性(例如非线性洛伦磁力)的影响,MHD方程具有复杂的数学结构,许多基本且重要的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其理论研究极具挑战性
滨海红树林湿地是地球上碳汇潜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发挥着全球气候变化“缓冲器”的作用。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是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繁殖-衰解周转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抗性有机质组分。GRSP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扮演关键的生态作用,但是其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碳汇潜力、固碳机理和生态功能(金属固定、水质改善、颗粒聚集)尚未揭示。本研究以中国热
海葵鱼不仅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同时也是人工繁育最为成功的海水观赏鱼之一。身为以等级地位分化作为社会群体构架的群居性鱼类,为了适应复杂的栖息环境并产生更多的后代,海葵鱼演化出了多种生态适应性策略。其中海葵鱼与海葵存在互利共生关系,是海葵鱼个体得以在自然界中生存下来的有力保障,而前人的研究表明海葵鱼通过存在于体表的厚厚的粘液层来抵御海葵刺细胞毒性,以作为共生的基础,但其体表粘液是否还具有其他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硅藻是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桡足类则是初级消费者的主要组成部分。浮游动物通过对浮游植物的摄食作用将物质和能量从食物链底层向更高营养级传递,经典食物链理论认为:“硅藻—桡足类—鱼类”是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但近几十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硅藻培养的桡足类幼体发育、产卵和卵孵化等生理过程均受到显著抑制,并且这种现象在自然海区和室内实验中普遍存在,引起学者们对经典食物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