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足类相关论文
三角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小型城市湖泊,近年来其富营养化趋势明显。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对湖中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及其影响因......
期刊
在过去的250年里,大气中二氧化碳(CO2)增加了近40%(从工业革命前的280 μatm到现在的400 μatm),大气中不断上升的CO2主要来自工业革命......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硅藻是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桡足类则是初级消费者的主要组成部分。浮游动物通过对浮游植物的摄食作用将物质和能量......
本研究于2004年11月、2005年3月、5月、8月、11月及2006年3月在厦门港海域调查了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及其季节变化;2005年3月......
脂肪酸标记法是浮游动物食性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将提取的脂质区分为中性脂和极性脂,可以进一步查明不同脂质在浮游动物食性研究中......
桡足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类群。在过去的30年里,国内、外对海洋浮游桡足类的生殖和生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很多......
桡足类是海洋浮游动物中生物量最大的类群,堪称海洋中的昆虫。作为海洋生态系统次级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浮游桡足类处于海洋食物......
本文报道在云南南亚热带山区大水体池塘中,用人工施肥培养浮游动物,作为革胡子鲶稚鱼(文中简称稚鲶)的开口饵料及其形成夏花鱼苗(3cm以上)的......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的鱼类培养技术和活饵料生物的大量生产方法已有显著进展。但是,对在仔、幼鱼培养中所使用的饵料生物的营养学......
本文采用个体重量计数法对黄海海区及各分区水域中的浮游桡足类的生物量及其组成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浮游桡足类的生物量中......
水蚤一般指枝角类和桡足类两大类,它们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是鱼苗鱼种的适口饲料。水蚤还具有监测和净化水质的作用。在此,特介绍......
硅藻是浮游动物桡足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与桡足类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为营养关系。而对桡足类体表上生活的附生硅藻,即动表生硅藻(e......
仔稚鱼的研究是海洋渔业调查中的重要内容,其中,仔稚鱼摄食研究对阐明鱼类死亡动态及补充机制、开展资源增殖、进行种群养护均具有......
本期主角:理查德·普雷斯顿 神奇咒语:人应该拥有无边的好奇心和永不休止的求知欲。 美国加州北岸有成片的温带雨林。每年丰富......
从2000年开始,世界多国的海洋生物学家开始参与到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中。这项大型的海洋物种调查项目为期10年,主要是调查各地海......
一般认为人是霍乱的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因此从理论上讲,如能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切实切断传播途径,本病就可得到控......
对于那些习惯了弱碱性海水的生物来说,酸化的海水无疑是一剂杀伤力很大的“毒药”。 2003年,英国著名杂志《自然》(Nature)上首次出......
生态化学计量学可以简单定义为从分子到生物圈的元素生物学,其跨越了环境和生命的各个层次,是构建从分子到生态系统统一化理论的新......
2010年1月~ 2011年1月,在杭州湾南岸滩涂湿地5个断面(S1~S3为排水区,S4~S5为非排水区.)10个采样站进行桡足类群落结构的周年调查,分析......
为了解青藏高原及黄河中上游流域的桡足类多样性,于2012对内蒙古的冬青湖地区和青海省高原地区的80个水体进行了桡足类多样性调查,并......
在北加利福尼亚流系上升流生态系统,季节性的上升流驱使水文地理、化学及生物特征发生季节性变化。据对此近海上升流系统的已有研究......
乔治浅滩和缅因湾的桡足类生活史特征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被自然环境所选择并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本文基于IBM模型分三部分讨......
海洋桡足类是海洋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既是中、上层经济鱼类(特别是幼鱼)和鲸类的主要摄食对象,又是养殖......
利用2011年5月-2012年4月(除冰期12月和翌年1-2月外)在渤海莱州湾逐月由底至表垂直拖网(网孔目160μm)获得的浮游动物样品,开展小拟哲水......
1.根据青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投饵: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青虾摄食的饵料种类及饵料颗粒的大小不同。从虾苗种下塘后至长到体长3厘米......
鳙鱼,又名花鲢,四大家鱼之一,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鲢亚科.其头大而肥,约占体长的1/3,故又名大头鱼,体侧扁,口大,下颌稍向上......
本研究由湛江市科技项目“卵形鲳鲹开口饵料研发及产业化”资助,主要探讨使用大黄鱼微囊饵料替代桡足类对大黄鱼仔稚鱼生长及成活率......
2008年1月25日,我刊副主编宋大祥院士因患癌症病逝.我们为痛失良师益友深感悲痛.rn宋大祥院士,1935年生,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无......
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的周年调查结果表明,粤东柘林湾浮游桡足类29属57种,其中,强额拟哲水蚤Para-ca;amis crassorpstris和短角长......
为探明升温速率对桡足类热忍受能力的影响, 并找出一个相对合适的升温速率作为其高起始致死温度(upper incipient lethal temperat......
海洋桡足类作为小型甲壳动物 ,是鱼虾类良好的天然饵料 ,其繁殖和培养将在现代海水养殖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桡足类滞育卵的......
会飞的浮游生物桡足类.浮游生物中的一个小种.在偶然的情况下进入了大海.并在靠近海洋表面的地方生存。这使它们易于成为下方饥饿鱼类......
于2010年11月-2011年3月,连续5个月对辽河三角洲4个海水越冬池(3#、4#、5#、7#)冰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进行调查和研究.结......
根据2016年3月和9月南海东北部陆坡区浮游动物垂直分层采样,比较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探讨影响其......
为了解桡足类在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于2005年5、8、11月和2006年3月分别在厦门时间序列站(XMTS)采用肠道色素法,研究了桡足......
海洋桡足类因其分布广,数量多,营养价值高而成为各种海产鱼类、虾类,尤其是幼体的重要饵料,它在海洋食物网中是单胞藻类和多种鱼类之间......
长江口水生动物众多,已记录到原生动物17属、轮虫11属、枝角类8属、桡足类31种、鱼类332种、两栖爬行动物21种、水鸟139种、水生哺......
本文调查了疏浚后杭州西湖(小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四个采样站(Ⅰ-Ⅳ)桡足类的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并对桡足类生物量与水质理......
《湖泊科学》编辑部:国内关于淡水浮游动物的文章中,一般浮游动物包含四大类,即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其中枝角类和桡足......
于1997年7月有(19-24日)和小湖(26-30日)期间在莱州湾对不同大小桡足类自然群体(大型:〉500mm,小型:200-500mm)的分布及肠道色素含量进行了现场测定,并在一个48h连续观测站(A4)进行......
采用PCR扩增、文库构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序列分析和系统学分析等方法,初步研究了夏季胶州湾上层海水浮游桡足类核糖体......
于2000-2002年对南亚热带三座大型水库:新丰江水库、公平水库和飞来峡水库敞水区桡足类进行了定性定量采样。三座水库桡足类种类数......
以分叉小猛水蚤(Tisbe furcata)和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为研究对象,对比室内养殖条件下两种桡足类的种群密度差异,并分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