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词汇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英语词汇知识的要求也表明词汇的学习不只停留在音、形、义等层次,而是要求学生在特定语境下灵活准确的应用词汇。但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着“重教授,轻应用”的现象。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学习词汇,而缺少对词汇的深度加工和应用,这导致学生词汇学习效率低,逐渐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文秋芳基于Krashen的“输入假设”、Swain的“输出假设”和Long的“互动假设”,又结合中国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提出了以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为主要内容的“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目的是在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改善英语学习质量。“产出导向法”提出后,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积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并发现这一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产出导向法最初提出是针对中国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因此这一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特别是词汇教学领域的实验研究较为匮乏。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词汇学习,改善教师词汇教学方法,本研究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如何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二是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对学生词汇知识的学习有何影响;三是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对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有何影响。本研究对河北省丰南区第二中学高三年级两个平行班的学生进行了实验研究。前测试卷结果表明两个班的英语词汇成绩并无显著性差异,且两个班级均由同一名教师授课。在近4个月的实验中,实验班采用“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工具包括英语词汇知识水平的前后测试卷,和了解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前后测试卷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均有发放,而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只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调查。实验前,两个班级的词汇测试成绩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后测成绩的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班的词汇知识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实验班后测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这表明“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知识水平。通过对实验班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发现“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改善学生对记忆策略、资源策略、调控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活用策略的使用情况。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之后,本研究为词汇教学方面带来以下启示:首先,要充分利用产出任务对学生的“驱动”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灵活运用师生合作评价等多元评价形式,在评价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最后,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如记忆策略等,改善词汇学习效果。但由于时间有限,且研究样本太少,本研究未能分析实验班不同层次的学生英语词汇水平和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差异。同时,由于缺乏足够教学经验的指导,教学设计仍需改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增加样本数量,探寻更好的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