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场及变形的数值模拟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弧增材制造(Wire-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是以电弧为热源来熔化丝材进行定向沉积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近年来,随着贵重、难加工金属材料以及定制型复杂结构件使用量的增加,电弧增材制造凭借其低成本和高灵活性等优点逐渐由航空航天领域扩展至一般民用工业制造领域。然而,由于增材制造过程中电弧热源局部多次加热的特点,由此而产生的复杂温度场导致增材制造结构件内部具有很高的残余应力和显著的宏观变形。随着结构件成形尺寸的增加,残余应力的分布会更加复杂且变形量也通常会随之增加。残余应力和宏观变形不仅会降低结构件的使用性能,也影响其外观形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将直接导致制造失败。因此,目前电弧增材制造尚未实现大型结构件的工程应用,仍需要做进一步的基础研究。本文作为基础研究,以Q345为基板,Y309L为沉积材料的MIG-WAAM成形件为研究对象,基于MSC.Marc有限元软件平台,开发了同时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方法来模拟增材制造过程中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采用所开发的计算方法对薄壁墙体结构件、薄壁圆形结构件以及多层多道次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的演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实验手段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妥当性。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探讨了沉积顺序、沉积层数以及层间温度等工艺因素对薄壁墙体结构件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的影响规律。在多层多道次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还探讨了基板厚度和层间温度对温度场、应力场及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连续增材制造过程中,随着沉积层数的增加,基板和成形件内部热量的累积逐渐增大,沉积材料所经历的峰值温度和平均温度均会逐渐增加,而冷却速度也随之逐渐降低。2)增材制造过程中,沉积材料会随着温度的变化经历多次应力循环。由于后续材料沉积产生的温度场对邻近的已沉积材料有软化作用,因此先沉积层产生的应力会受到后续沉积层的显著影响。从数值模拟结果来看,最后沉积层对成形件残余应力分布和大小的影响最为显著。3)增材制造完成后,薄壁墙体成形件内部以纵向拉伸残余应力为主,且两侧的应力分布梯度较大,同时沉积层数和层间温度对成形件的残余应力分布也有较大影响。4)薄壁圆形成形件应力分布为底部内壁侧压应力与外壁侧的拉应力相互平衡,中部位置主要为周向拉伸残余应力而顶部位置主要为周向压缩残余应力。5)薄壁墙体结构件整体的变形模式为纵向弯曲变形,薄壁圆形结构件为基板四周上翘而内部下沉,随着沉积层数的增加,圆形成形件在径向方向上逐渐往里缩进。6)在本研究中的连续多层多道次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相较于前两种薄壁结构件,基板和成形件内部热量的累积速度更快,材料的冷却速度更慢。增材制造完成后,成形件内部主要为纵向拉伸残余应力,而横向拉伸残余应力主要分布在基板上下表面。7)对于本研究中的连续多层多道次电弧增材制造而言,增加基板厚度能有效提高沉积材料的冷却速度,同时可以减小基板变形。层间温度对成形件和基板残余应力的分布和大小有较大影响,而对基板角变形的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建筑业劳动密集型粗放式发展已经不适应时代潮流,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几年来,三维(3D)扫描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受到工程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建筑业中,三维激光常用于建筑构部件的质量检测,逆向建模中。三维点云技术对建筑智能化的影响深刻,但在实际的施工扫描数据中难以直接广泛应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实际生产中的扫描对象往往不是单个建筑构部件,更可能是整个建筑场景。由此扫描得到数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出入境人员数量不断增多。证照是出入境人员的身份凭证,对其真伪性和时效性的鉴别,在促进金融发展和维护国际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出入境证照数据库系统可以实现对证照及其防伪特征的检索和展示功能,给公安、边检和防伪技术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但是证照的防伪点多,包含的防伪信息复杂,目前国内没有一套可以提供基于防伪特征查询功能的证照数据库系统。本文研究了证照防伪特征的检索与展示问题,设计
随着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中的用量与日俱增,矿物掺合料资源也变得愈发稀缺。渝东南地区普遍难以购买到优质的粉煤灰等传统矿物掺合料,只得使用当地石粉质材料,本地堆积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也未能得到合理地利用。本文以酉阳地区当地符合掺合料要求的火山灰质材料和石灰石质材料为原料,通过比较胶砂试件的抗压、抗折强度及活性指数,确定了两种材料的复合比例,经开采、分选及复合与粉磨制成火山灰质复合掺合料产品。这不仅缓解了当地粉
随着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集群规模和计算能力的飞速增长,对存储系统IO资源的争用也越来越频繁。为HPC集群环境下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质量保障显得越来越重要。与传统网络领域中不同,HPC环境中的应用程序更关注IO资源下限保障。现在针对存储领域的服务质量保障研究中,主要通过基于独占式的资源调度和基于优先队列的算法来实现的,但这些方案都是面向云环境下虚拟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和居住理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居住建筑的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的建筑设计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重规范,轻经济”、“重形式,轻功能”、“精细化程度不高”。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设计优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设计优化已经势在必行。论文基于对居住建筑设计的优化策略和价值工程的优化评价方法研究,按照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脉络来展开研究。论
森林火灾是一种破坏性大、突发性强、易扩散、扑灭难度大的自然灾害,其对生态系统以及人类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和损失。林火检测技术有助于尽早检测到森林火灾,以便尽快采取相关扑救措施,把林火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因此,林火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基于视频图像的林火检测具有监控范围大、检测精度高、数据易保存等优点,是一种更合理更低成本的方案。基于视频图像的林火检测可分为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林火检测和基
在全球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在碳中和、碳达峰的要求下,推动机械制造领域的节能减排,提高其资源利用率,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中国制造2025”明确要求“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到2025年基本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机床作为工作母机,其量大面广,是制造业广泛使用的基础设备,但存在能耗高、设备综合效能低等问题。为实现机床生产制造过程中高能效、低成本、低排放及绿色化
钒(V)与铬(Cr)都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都是拥有优异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金属,被广泛的应用于冶金、化工、航天等领域。目前现有的钒钛磁铁矿为原料的高炉冶炼-转炉吹炼-钒渣钠化焙烧/水浸提钒过程中,由于钒、铬的氧化还原性质高度相似,钒渣中的钒与铬均被转入到含钒溶液中,经沉钒后铬富集于沉钒废水,导致含铬、钒的废水污泥产生。该污泥由于含大量铬而成为危废,目前未有资源化利用方法,只能堆弃。此外,对于高铬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是一种能够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因具有工作温度低、启动速度快和清洁高效等优点,极具开发与利用价值。在PEMFCs中,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缓慢,需要使用大量的催化剂来提高反应速率。至今,PEMFCs中最常用的催化剂仍是Pt碳(Pt/C)催化剂,但由于Pt利用率低和耐久性差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PEMFCs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增强Pt基材料的ORR活性
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制定,节约资源、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对我们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要。开发高效、环境友好的缓蚀剂分子是金属腐蚀与防护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通过电化学技术、表面形貌分析技术、元素分析技术和理论计算等方法,探究了有机氮杂环分子对X65钢和铜的缓蚀性能及腐蚀抑制机制,为设计和开发高效、绿色的缓蚀剂分子提供实验经验和理论指导。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电化学阻抗、动电位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