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的演变,农业产业结构也在经历着相应的调整。这种结构调整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比较系统地描述了1987-2007年以来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阐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并从要素投入和需求诱导两方面实证地分析了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分析并评价了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历史演进过程。结果表明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种植业中饲料作物的比重有上升的势头。而从位移法计算的结果来看,内蒙古具有比较合理的第一产业生产结构,且其优势产业与全国快速发展的产业相吻合。第二,分析了要素投入对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通过测算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表明内蒙古农林牧渔各业要素使用效率不高,但畜牧业的要素使用效率相对较高。同时,科技进步在内蒙古农业增长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内蒙古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趋势明显。第三,分析了需求变化对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定额需求测算结果表明,内蒙古的农畜产品可以自给,但结构有待调整。种植业和畜牧业联系紧密,畜产品消费需求旺盛,而畜牧业的发展又引起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诱致饲料作物的比重大增。综上所述,为适应对农产品需求的变化,内蒙古应该以畜牧业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加强需求收入弹性高的家禽养殖业,而且牛、羊、猪等仍是发展的主要方向。种植业内部,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适当扩大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