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博物馆”理念探讨曼竜勒傣族村寨景观设计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rying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傣族以村寨的形式聚居,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村寨不仅是傣族人民的聚落形态,更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精神依托。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的转变,给传统的傣族村寨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其村寨所蕴含的民族特色逐渐消逝,村寨景观趋向同一化、城市化。傣族村寨是傣族文化的灵魂载体,因而傣族村寨景观特色的消失必将导致傣族传统文化的衰亡、民族自尊心的减弱和民族凝聚力的丧失,有关傣族的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也将不复存在。政府和村民应当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合理挽回和继续传承傣族村寨的景观与文化。“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兴的博物馆形态,其理念为将一个完整的村落或社区看作是生态博物馆的馆藏空间,以保护、弘扬社区文化的方式来推动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被运用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它是一条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无形桥梁,在不断增强人们民族文化意识的同时,保护了对整个民族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文化珍宝。目前学术界针对生态博物馆的研究和探索,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学以及社会学方面,从少数民族村寨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来谈生态博物馆的极少,若将少数民族限定为傣族,则更是寥寥无几。本文试图将生态博物馆的理念运用于傣族村寨曼竜勒的景观设计中,以期能够有效解决村寨当下所面临的传统文化的丧失与村寨景观独特性的衰退等问题与矛盾。本文首先论述了生态博物馆的相关理念,以及它在国内外的具体实践案例,并分析了我国村落景观的演变过程与传承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景观文化传承的意义,提出生态博物馆这一社会学概念引用于村寨景观中的可行性。其次,深入研究傣族的村寨景观,俗话说:“预知一个人的未来,首先得熟知他的过去,认知他的现在。”对村寨景观的未来规划也是如此。这一部分本文不仅研究了傣族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还剖析了傣族村寨的平面形态和空间结构,并详细描述了傣寨的特色景观。再次,在前期的分析与研究基础上,本文从傣族村寨景观的整体有机生长、重要节点景观的延续和居民单元的改善与传承三个重要的方向着手,提出较为系统的、可行的生态博物馆理念下傣族村寨景观设计的方法。最后,本文通过分析曼竜勒村寨的基本概况与面临的困境,探讨生态博物馆理念应用于曼竜勒景观设计中的可行性,得出一套以生态博物馆理念为指导、以曼竜勒村寨为研究对象的景观设计方案,以期为傣族村寨景观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设计思路,为生态博物馆理念在中国传统村落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正>蛇鮈Saurogobio dabryi是嘉陵江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具有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等优点。我们对2015—2016年间采自嘉陵江下游合川江段的233尾蛇鮈样本进行了肠道镜检,以了解
会议
当前一些会计人员的素质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存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普遍偏低、法制观念淡薄、专业知识老化、综合能力不强等问题。影响会计人员素质的既有外部环
联系社会意识形态背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概念、分期方法加以仔细的资料梳理和辨析,会发现新文学史研究的大突破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在其研究兴起的30年代,由于社会发展变
采用GMA半薄切片法,首次深入研究了中国十字花科(Brassicaceae)76种及7变种(包括9族35属)果实的微形态,结果显示十字花科果实分两侧压扁及背腹压扁。除乌头荠族、紫罗兰族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存在内在契合的逻辑关系,是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最好抓手。因为社会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责任
本研究运用词频统计方法对2006-2011二语习得研究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统计,总结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同时借助信息可视化技术绘制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科学知识图谱。结
低温核供热堆控制棒套管封焊工艺要求在不锈钢套管内装填B4C烧结柱,充入He气,并将端头密封焊。采用小电流钨极氩弧焊对此不锈钢套管端头实行自熔封焊,并用铜夹具来提高冷却速度。金相
从加强自修室管理的必要性、自修室的功能、对自修室管理的对策等三方面,说明自修室的作用不容忽视.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服务.
<正>在中国南方大地上自古流传着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民谚,将苏杭的美景推崇到了至高的地位,而苏东坡一句"至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更是让人们的视线聚焦在了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