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测定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尤其是标记免疫测定技术近年来更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标记物种类可将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分放射性和非放射性两种,针对全球绿色、安全、无污染的环保要求,非放射性免疫测定技术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而在众多的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中,又以荧光标记最为灵敏。本研究中所利用的藻胆蛋白,因其优良的物理及光学特性而成为免疫测定技术中良好的荧光标记物。
本研究中,在实验室已成功构建的质粒pET-cpcB基础上,构建了链霉亲和素和脱辅基蛋白的融合表达质粒pET-cpcB-sa,并将融合基因pET-cpcB-sa分别与藻蓝色素、藻红色素催化酶及藻胆蛋白裂和酶CpeS在大肠杆菌体内共表达,得到融合蛋白PCB-CpcB-SA、PEB-CpcB-SA,但以此方式得到的融合蛋白PCB-CpcB-SA、PEB-CpcB-SA中色素含量不高;在通过优化体内重组表达条件依然无法提高融合蛋白中色素含量的情况下,通过体外重组的方式,得到了荧光活性和色素含量都较高的PEB-CpcB-SA,而体外重组得到的PCB-CpcB-SA与体内重组的差别不大。利用PEB-CpcB-SA来检测包被于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的All5292蛋白,证实该融合蛋白确可用于免疫检测。同时,利用戊二醛交联的方式得到了PEB-CpcB-SA、CPC-CpcB-SA,通过微孔板荧光免疫反应检测,证实此种方式得到的融合蛋白亦可用于免疫检测。
链霉亲和素标记藻胆蛋白制成的荧光探针,融合了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系统的放大功能和藻胆蛋白的荧光特性,安全、无污染,与近年来提倡的绿色环保概念相一致。以此为基础,可尝试开发一种简便、可靠、灵敏度高的新型免疫荧光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