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孙氏政权是公元2—3世纪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在其割据期间,由于中原实力强大,而其东部的高句丽及朝鲜半岛地区实力相对弱小,所以,公孙氏选择了向高句丽及朝鲜半岛所在的海东地区拓展,开始了海东经略。本文主要着眼于2世纪后期的东亚,以公孙度与公孙康父子两代经略海东的活动为线索,探讨公孙氏海东经略对于东亚地区所产生的影响。本文的结构除绪论与结语外,正文部分由公孙氏海东经略的背景、公孙度的海东经略、公孙康的海东经略及公孙氏海东经略的影响四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以及研究方法。第一部分论述了公孙氏海东经略的背景。在这一部分,主要论述公孙氏政权建立初期,中原地区以及海东地区的局势,以此阐述公孙氏在辽东建立政权以及其经略海东的原因。东汉末年,董卓控制了东汉朝政,并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由此,公孙氏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割据政权并拓展势力。而此时在海东地区,高句丽势力强大,与公孙氏政权在辽东的利益发生冲突,公孙度与其子公孙康开始经略海东地区。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论述公孙度与公孙康父子两人经略海东的经过以及影响。公孙度与公孙康经略海东的活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对高句丽,一个是朝鲜半岛。公孙度时期是海东经略的开始,在此时,由于实力不够强大,对高句丽有战有和,互有胜负,在朝鲜半岛则收复了乐浪郡。到公孙康时期,海东经略达到了顶峰,不仅大败了高句丽,迫使其迁都,而且在朝鲜半岛,收复了乐浪南部地区,设置了带方郡,对东亚各国的交流产生了重要作用。另外,在本部分还对公孙度与公孙康经略海东的策略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公孙氏政权的灭亡以及公孙氏海东经略的影响。公孙氏政权在最后一代公孙渊统治时期,由于公孙渊的错误治国方略,在公元238年被曹魏政权所灭,公孙氏政权至此灭亡。而在公孙氏割据辽东期间,公孙度与公孙康的海东经略不但使得公孙氏政权成为东北地区最强大的政权,而且加强了东北地区与朝鲜及日本的联系,对我国以及朝鲜及日本地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肯定了公孙氏经略海东的功绩。最后为结论部分,对本文的论述做综合性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