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是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教育现代化推进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数字教育资源供给的矛盾随着师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渐加剧,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已成为当前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问题。根据大量的文献调查得出,我国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发展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探索期和规范期四个阶段,虽然每个阶段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显著提升了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能力,但我国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仍未摆脱掉历史性桎梏。因此,本研究针对我国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揭示当前供给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理论基础构建多元协作供给模式,提出优化策略。研究问题:我国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善并实现数字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包括以下三个子问题:(1)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及其一般过程是什么?(2)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处于怎样的现状?(3)我国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模式优化与策略?研究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实证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交叉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开展本研究。研究框架:研究主要包括四个阶段。(1)文献综述分析,基于经济学领域和教育学领域的多种理论分析,界定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内涵和供求关系,并构建了数字教育资源一般供给过程,梳理我国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发展历程。(2)理论基础解读,供给理论是本研究的核心理论,它与价值链理论是构建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一般过程的依据,供给理论、有效供给理论、价值链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是优化数字教育资源的理论支撑。(3)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为揭示我国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供给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结合《我国数字教育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组问卷调查的数据和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揭示问题,以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一般过程为框架分析了各阶段供给问题。(4)解决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多元协作供给模式以改变原有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模式的弊端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发现:当前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存在诸多问题,包括需求调查过程用户思维不足,调查机制缺失;规划设计过程缺少系统规划,无顶层设计;开发建设过程主体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流通共享过程市场机制缺失,购方非买方;获取应用过程资源可获取性差,缺乏持续服务;评价反馈过程师生和学校的主体意识较为薄弱。基于此,本研究基于理论基础分析,针对供给问题提出了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的宏观性策略和建议。包括从粗放型数量扩张转向集约型质量优化供给、需求关系由供给刺激需求转向需求带动供给和采取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供给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