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e88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正式提出,是时代所趋,人心所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深入研究这一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丰富内涵及基本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首先从概念的区分入手,界定了社会建设的涵义,探讨了党的社会建设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一脉相承、继承发展的关系及其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创新。接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从统筹兼顾、共同富裕到人的全面发展再到鲜明地、较为全面地提出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比较了社会建设思想不同阶段的异同,揭示了党的社会建设思想从两个文明到三个文明再到包括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四个文明建设的发展脉络及内在联系。然后,论文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党正式全面提出社会建设思想的背景、主要内容,以社会事业、社会管理、社会保障三大着力点为重点从其发展目标及发展要求角度阐述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新发展。最后,文章总结了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居住权滥殇于罗马法,与使用权、用益权一起构成了罗马法上人役权的法律框架体系。后世各国深受罗马法的影响,大都规定或确立了居住权制度。而我国作为倍受罗马法影响的大陆法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动、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客观来讲影响着老年人社会支持的获得。如果从支持提供者的角度,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可以划分为正式支持
学位
基础设施理论产生于美国判例法,是现代反垄断法在实践中针对拒绝交易行为发展出来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控制基础设施的企业,如果拒绝对其它竞争者提供进入某种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