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被动逃避反应和空间学习记忆的改变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06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主要是因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原因之一。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高,VD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但是,VD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也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药物。建立理想的VD动物模型是探讨其发病机制,研制有效的防治药物并进行评价的关键。目前常用的VD动物模型有:血管阻断VD模型、血管内栓塞VD模型、高脂血症VD模型、VD自发模型和光化学诱导VD模型等,均以模拟人类VD发病特点为基础而建立,种类较多,但效果各异,尚缺乏稳定可靠的VD动物模型。用于VD研究的动物首先应有与人类相似的脑血管解剖特点,其次应该便于进行学习记忆的行为学测试。考虑到小鼠在具备上述要求的同时,价格低廉,繁殖快,生存率高,实验操作简便。因此,本实验选用昆明小鼠,建立五种VD小鼠模型,并通过避暗箱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对上述五种模型中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变进行检测,同时应用硫堇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再结合小鼠大脑的大体改变对上述各VD模型的效果进行比较,以筛选出较为稳定可靠的VD模型,为后续VD发病机制及有效防治措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105只28-32克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以下7组(n=15):(1)正常组:正常小鼠,不做任何处理。(2)Sham组:只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但不阻断血流。(3)10分钟模型组:分别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次,每次夹闭10分钟,每次间隔10分钟,于第一次夹闭颈总动脉的同时尾动脉放血0.3 ml。(4)20分钟模型组:分别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次,每次夹闭20分钟,每次间隔10分钟,于第一次夹闭颈总动脉的同时尾动脉放血0.3 ml。(5)30分钟模型组:分别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次,每次夹闭30分钟,每次间隔10分钟,于第一次夹闭颈总动脉的同时尾动脉放血0.3 ml。(6)左侧结扎模型组:分别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3次,每次夹闭30分钟,每次间隔10分钟。(7)右侧结扎模型组:分别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右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3次,每次夹闭30分钟,每次间隔10分钟。各组动物在相同环境下饲养4周。其中正常组动物直接于饲养4周后,其余各组动物于术后4周时,首先通过避暗箱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待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材,采集小鼠大脑大体标本图像,观察其大体改变,同时应用硫堇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1.1被动逃避反应的改变——避暗箱实验饲养或术后第29天,开始对所有动物进行避暗箱测试,采用被电次数(次/3 min)和避暗潜伏期(s)作为学习记忆的检测指标。结果显示:正常组小鼠的被电次数是1.7±1.0。与正常组相比,Sham组小鼠的被电次数(1.8±0.8)无显著变化。与正常组和Sham组相比,各模型组的被电次数均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小鼠的避暗潜伏期为267.0±52.9。与正常组相比,Sham组小鼠的避暗潜伏期(247.9±101.5)无显著性变化,而左侧结扎模型组小鼠的避暗潜伏期(198.9±103.6)和右侧结扎模型组小鼠的避暗潜伏期(186.4±111.5)均显著缩短(P<0.05)。其余10分钟模型组、20分钟模型组和30分钟模型组,与正常组和Sham组相比,均有一定的缩短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表明,左侧结扎模型组小鼠和右侧结扎模型组小鼠在被动逃避反应中显示出明显的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1.2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Morris水迷宫实验避暗箱实验结束后,对所有实验动物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以定向航行阶段的寻台潜伏期(s)和空间搜索阶段的平台所在象限滞留时间(s)、寻台次数(次)作为学习记忆的检测指标。结果显示:在定向航行实验阶段,正常组小鼠定向航行5 d的寻台潜伏期逐渐缩短。与正常组小鼠相比,Sham组小鼠的寻台潜伏期无显著性变化。与正常组、Sham组、10分钟模型组和20分钟模型组相比,30分钟模型组和右侧结扎模型组小鼠的寻台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并且,右侧结扎模型组小鼠的寻台潜伏期还显著长于左侧结扎模型组小鼠的寻台潜伏期(P<0.05);10分钟模型组、20分钟模型组和左侧结扎模型组小鼠的寻台潜伏期均无显著性变化。在空间搜索实验阶段,60 s内正常组小鼠的平台所在象限滞留时间是21.3±8.1,寻台次数是4.1±2.1。与正常组相比,Sham组小鼠的平台象限滞留时间(18.1±8.8)、寻台次数(2.7±1.8),均无显著性差异;而10分钟模型组的平台象限滞留时间(15.1±7.9)、寻台次数(2.5±1.9),30分钟模型组的平台象限滞留时间(14.4±6.0)、寻台次数(2.1±1.9),左侧结扎模型组的平台象限滞留时间(15.1±7.3)、寻台次数(2.0±1.6),以及右侧结扎模型组的平台象限滞留时间(14.0±5.8)、寻台次数(2.2±1.4)均显著减少(P<0.05)。与Sham组相比,仅右侧结扎模型组的平台象限滞留时间显著缩短(P<0.05)。20分钟模型组的平台象限滞留时间(16.9±8.8)、寻台次数(3.1±2.1)与正常组和Sham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以上结果表明,10分钟模型组、30分钟模型组、左侧结扎模型组和右侧结扎模型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右侧结扎模型组小鼠下降最为显著。2小鼠大脑的形态学改变各组小鼠于行为学实验后取材,首先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小鼠大脑的大体外观改变。结果显示:正常组小鼠的大脑外观晶莹剔透,脑组织饱满、无缺损。Sham组小鼠的大脑外观与正常组小鼠相似,脑组织饱满、无明显缺损。各模型组中,除了10分钟模型组小鼠未见明显的脑组织缺损外,其余4个模型组中,均有部分小鼠的脑组织出现明显的梗死灶。其中,20分钟模型组中出现明显梗死灶的小鼠占20%;30分钟模型组中占13%;左侧结扎模型组中占13%;右侧结扎模型组中占33%。以上结果表明,右侧结扎模型组小鼠脑组织大体损伤的成功率最高。3小鼠海马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对整个海马的组织病理学评价结果显示:正常组和Sham组小鼠海马各区锥体神经元排列致密、整齐,胞核饱满,核仁清晰;组织学分级(Histological grade,HG)均为0~Ⅱ级,其中HG 0~Ⅰ级的分别占87%和93%。相比之下,10分钟模型组和20分钟模型组小鼠海马各区锥体细胞排列较整齐,核固缩现象较少;其中,10分钟模型组小鼠HG 0~Ⅰ级的占60%,HGⅡ级的占33%,HGⅢ级的占7%;20分钟模型组小鼠HG 0~Ⅰ级的占66%,HGⅡ级的占27%,HGⅢ级的占7%;与正常组和Sham组相比,此两组的HG均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30分钟模型组部分小鼠海马可见片段性的锥体细胞缺失,HG 0~Ⅰ级的占67%,HGⅡ级的占20%,HGⅢ级的占13%;与正常组和Sham组相比,该组的HG也仅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左侧结扎模型组和右侧结扎模型组小鼠海马片段性的锥体细胞缺失显著增多;其中,左侧结扎模型组HG 0~Ⅰ级的占47%,HGⅡ级的占33%,HGⅢ级的占20%;右侧结扎模型组HG 0~Ⅰ级的占47%,HGⅡ级的占26%,HGⅢ级的占27%;与正常组和Sham组相比,此两组的HG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右侧结扎模型组小鼠的HG还显著高于30分钟模型组小鼠的HG(P<0.05)。以上结果表明,左侧结扎模型组和右侧结扎模型组造成的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较为严重,并且,以右侧结扎模型组海马神经元损伤最为严重。结论:本实验建立的5种VD小鼠模型中,右侧结扎模型组造成的小鼠大脑大体损伤的成功率最高,引起的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最为严重;该组小鼠的被动逃避反应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降低最为显著,且表现较为稳定。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钢琴这一过去比较昂贵的乐器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学习弹奏钢琴或者欣赏钢琴演奏.目前,钢琴的价格仍然十分昂
摘 要:自20世纪初西方声乐艺术传入中国后,歌唱方法、歌唱效果和中国歌唱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历代声乐艺术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重大课题,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当代演唱者來说,应了解中国声乐歌唱方法的发展历史,把握其概念和内涵,并结合个人实际,形成科学的、适合自身的歌唱方法体系,这不仅是个人声乐演唱水平提升的需要,更是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国声乐;歌唱方法;思考实践  一、中国声乐歌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化抑制因子2(Id2)和转录因子E2A的表达变化以及给予外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Id2和E2A表达的影响,初步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源于社会基层,其生活气息、风格特色和表现方式在历史文化的演化中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文章将音乐与地理相结合,探究音乐、地理、人文三者之间的关系,对音乐
目的: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全世界的重大健康问题,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纤维化等严重的肝脏疾病,并是肝细胞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据报道HBV在病毒相关的肝细胞
目的: 1.病原学分离 建立微量高通量、多细胞谱病毒分离模型,对脑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获得病毒株,为病毒鉴定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奠定基础。 2.病毒鉴定
东北民歌是反映东北地区百姓生活和区域文化的重要艺术瑰宝.东北百姓热情豪放,喜欢通过歌曲传递内心情感,讲述温馨故事.民歌演绎既是人们热爱生活的态度展现,也沉淀了深厚的
摘 要:民族声乐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沉淀和传承,其在气息、共鸣、语言方面都有着独特性。声乐演唱技法塑造了民族歌曲的风格,使之极具地方特色,而歌曲风格也进一步体现了演唱技法的民族性和丰富性,两者有着深刻的关联性和一致性。技法的演绎和风格的确立,能够形成完整的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歌曲风格;关联性;一致性  我国是一个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的国
摘 要:扶绥壮族民歌是桂西南左江流域壮乡人民的智慧精华,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既要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又要充分使其成为地方文化繁荣、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补充。遵循民歌自身客观的发展规律并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是最为有效、务实的传承方式。  关键词:广西扶绥县;壮族民歌;传承发展  注:本文系左江流域民族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度科研课题“广西扶绥县壮族民歌传承研究”(2019ZJYB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