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酮酮结晶形态及热力学性能的调控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62613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机械性能优异、耐热性能好、轻量化、可回收利用等特性,聚醚酮酮(PEKK)是半晶性热塑性高聚物,熔点可通过变化分子链中对苯(T)和间苯(I)结构的比例调控。纯树脂和复合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受温度、保温时间和压力等条件变化的影响,性能也会有所差异。本文通过模压成型法制备了PEKK板材和碳纤维/聚醚酮酮(CF/PEKK)复合材料,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纳米压痕测试、拉伸性能测试、动态力学分析(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WAXD)等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热处理条件、PEKK本身结构对PEKK的结晶行为及热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其相关复合材料的制造优化提供了数据。第一部分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PEKK板材,研究了预热处理对PEKK的结晶行为及其对材料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预热处理可以促进晶型I并抑制晶型II的生长,使PEKK的拉伸强度和刚性得到增强,热氧稳定性降低。热处理温度为380°C时,效果最为明显。拉伸强度同未预热处理样品相比,提高了5倍,杨氏模量提高了10.7%;硬度同未预热处理样品相比,降低了3%。在预热处理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退火过程及降温方式对PEKK性能的影响。发现经自然冷却、高温区保温以及流动水快速冷却等手段,可对其刚性和韧性进行定制调控。退火处理方式的不同会诱导晶型II在中高温区自发形成,造成材料刚性降低和塑性提升,或通过快速冷却过程产生硬化和脆化效果,杨氏模量可达到2.8 GPa以上,提升了7%。保压冷却可以提高样品的热氧稳定性和刚性,但样品的结晶度和拉伸强度均有所下降。第二部分对不同对苯/间苯结构比例组成的PEKK进行加工处理,对它们的热处理温度进行探索,研究了对苯/间苯(T/I)比例对PEKK材料成品的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PEKK的熔融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随着T/I比的增加而增加,T/I比为60/40的PEKK的力学性能较好,为优化PEKK及其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提供了参考。第三部分采用溶液浸渍法制备CF/PEKK预浸带,之后通过模压成型法制备得到CF/PEKK复合材料,发现采用热处理温度360°C,预热20 min,保温保压20 min的制备工艺能够得到结合均匀、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CF的加入对CF/PEKK复合材料的影响,发现CF的加入会抑制PEKK的结晶生长,使结晶度和结晶完善程度变低,热稳定性提高,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得到大幅度提升。该实验将热历史及T/I比对PEKK结晶行为及热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可对预测和优化有关复合材料零件的机械性能和加工工艺提供实验和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现代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与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创新息息相关。随着理论计算与模拟方法的不断发展,材料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质可被准确预测,使得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理论设计变为现实。在此基础上,世界各科技强国纷纷实施材料基因组计划,设计并获得了多种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其中部分材料已被投入工业使用。利用结构(功能)材料理论设计新方法和新技术,以弹性模量、维氏硬度和介电常数等为目标性质,本论文研究旨
航空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结构材料提出了新要求,隔热吸波一体化的轻质功能材料成为现今研究的重点。聚酰亚胺(PI)气凝胶由于其密度低、隔热性能良好、热稳定性能和机械性能优异等特点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理想材料之一。气凝胶低密度和复杂的三维结构可以有效延长传热路径,降低固相传热获得优异的隔热性能。同时气凝胶的高孔隙率特征使得绝大部分电磁波能够进入材料内部,是高性能吸波的优质基材。但PI气凝胶制备存在收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我国贫困地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高度叠加,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贫困地区各类主体功能区中,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最广,占贫困地区总面积的76.52%,全国14个连片贫困
期刊
学位
2021年中国正式进入新发展阶段,珠宝行业作为中国消费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本文主要通过产业经济学的视角,以SCP框架(市场结构——企业竞争行为——产业绩效),详细阐述珠宝行业的市场结构和企业竞争行为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并对如何构建珠宝行业的新发展格局,提出了加强行业资本化建设、优化品牌群和产业集群的培育机制、提升行业出口贸易等的对策和建议。
目的 探讨运动处方分类细化法在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NLBP)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治疗的NLBP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使用一般运动处方干预,观察组运用运动处方分类细化法进行干预,分析不同干预方式在NLBP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对患者
噪声诱导的临界过渡现象普遍存在于真实系统中。它的出现意味着系统从一个状态空间完全演变到另一个对立空间,且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环境、经济、健康等造成灾难性影响。此外,临界过渡一旦发生,系统就很难再恢复到先前的状态。因此,噪声诱导临界过渡的早期预警一直是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关理论已经被应用到多个领域,指导灾难性临界过渡的识别与检测。目前,噪声诱导临界过渡的早期预警方法主要集中在基于临界慢化
随着造船业的不断发展,船舶用板材不仅需要满足较高的力学性能,其轻量化,无磁化,降噪减震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泡沫夹芯结构复合材料因具有轻质高强、吸湿率低、耐腐蚀、吸声、隔热等优点,已开始广泛性地进入船舶制造业的视野。然而,目前主流的三明治结构泡沫夹芯板大多存在撞击后易开胶分层的弊病,严重影响其服役性能。因此,本文尝试以一体化织造成型的三维机织间隔织物为骨架,环氧泡沫为填充物开发一种整体性能优异的新型
随着导航卫星相关技术的发展,由多径信号引起的定位误差被认为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在城市峡谷等障碍物密集条件下,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多径信号的出现与消失不仅和载体与导航卫星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还与载体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此时多径信号呈现出短延迟、快时变、高动态等特性,很难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来全面刻画多径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