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D、毒死蜱、雌激素与重金属对斑马鱼胚胎的联合毒性与基因表达研究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x0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生产活动向环境中释放了大量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其中有机化学物质和重金属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两类污染物。有机污染物一般具有高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汞、铅、镉等重金属在环境中难以降解。由于化学污染物联合毒性效应的复杂性以及联合毒理学理论和概念还处于发展阶段,尤其是缺乏有效的评价环境污染物联合毒性效应方法,目前制订的环境污染物管理政策也几乎都是依据单一物质的健康效应数据。现有研究证据支持低于单一化学污染物效应阈值的多种污染物混合物仍然产生可见的毒性效应,说明忽视环境化学污染物联合毒性效应,将严重低估污染物联合暴露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和健康损害。急需制订基于污染物联合毒性效应评价方法建立的环境质量标准,而研究环境污染物复合毒性效应及毒性机制是建立污染物联合毒性效应评价方法的前提和基础。本论文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选择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汞、镉、铅和砷四种毒性较强的重金属,致癌化学物质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噁英(TCDD),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农药毒死蜱(chlorpyrifos)和环境雌激素(β-estradiol)作为目标污染物,研究这些污染物对斑马鱼胚胎的单一及联合毒性效应和效应浓度;筛选单一和联合暴露诱导表达基因;分析不同暴露浓度和时间下基因表达情况;比较单一暴露与联合暴露诱导的基因表达变化与毒性效应之间的关系及其分子机理,为揭示环境污染物联合毒性效应机理和建立评价环境污染物联合毒性效应的方法奠定基础。主要结论包括:(1)TCDD、毒死蜱、雌激素、汞、镉、铅、砷单一及联合毒性研究。通过污染物单一及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实验,确定了三种有机物和四种重金属暴露对120 hpf斑马鱼胚胎的单一半致死浓度LC50和半效应浓度EC50,并确定了7组联合暴露组LC50和EC50的浓度范围。(2)单一和联合暴露诱导表达的标志性基因筛选。结合相关文献和前期的研究工作,筛选得到18个具有不同分子功能的基因。(3)单一和联合暴露标志基因的表达研究。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表明,同一暴露时间下,部分基因表达具有一定浓度效应关系。相同暴露浓度下,同一基因的表达在不同时间段有所差异。此外,单一暴露和联合暴露时基因表达不同,呈现协同和拮抗等效应。不同重金属加入导致有机物混合物相应基因表达抑制或显著上调。综上,本论文通过研究TCDD、毒死蜱、雌激素、汞、镉、铅和砷单一及联合暴露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和效应浓度、筛选基因、基因表达,揭示了不同暴露浓度和时间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联合暴露与单一暴露毒性效应的差异以及不同重金属与有机物混合物联合暴露的毒性效应差异,为建立通过定量分析标记基因表达水平来评价污染物联合毒性效应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为我国近海桡足类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主要摄食浮游植物中的藻类,也是各经济鱼类的主要饵料,是海洋主食物网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黄、东海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关键种,其种群动态变化对于我国近海浮游植物分布以及渔业资源的补充都有很重要的影响。1999、2005年两次973项目在中华哲水蚤的生活史以及在黄海的空间分布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对于黄海物理、生
Motivated from the risk measures, superhedging in fnance and uncertainties instatistics, the G-Brownian motion {Bt: t≥0}, which is concisely speaking is acontinuous process having stationary and indep
学位
本文主要研究了连续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包括混沌系统的自同步和不同混沌系统之间的异结构同步问题。混沌同步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保密通信领域。目前,关于混沌同步已提出了多种方法,这些方法中的大多数方法主要考虑了如何实现混沌同步,而较少考虑如何提高混沌同步的性能。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利用变结构控制方法研究了常见混沌系统的自同步及异结构同步问题,然后将
醛酮类化合物是环境空气中的一类重要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既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前体物,也是其重要组成成分,同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也会存在不利影响,目前醛酮类化合物已成为大气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于2019年8月4—18日在成都平原城市群8城市同时开展醛酮类化合物外场观测,综合利用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15种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大气光化学反应活性、生成机制和来源,并进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和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是两类典型的人工合成塑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活用品和工业产品中。研究表明,PAEs和OPEs普遍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和致畸、致癌、致突变等毒性效应,影响生态系统平衡,威胁人类健康,其在环境中的污染特征、迁移转化以及生态风险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域
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广泛存在于自然和人工环境中,可通过化学螯合或极性作用等方式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城市河流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长期汇入,导致外源性DOM和重金属大量输入,造成DOM和重金属的性质与赋存特征复杂化。重金属因其高毒性、持久性、生物有效性、易与DOM络合形成复合污染物而成为环境治理的难题,严重威胁城市生态环
石化废水是一类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难生化处理的有毒难降解工业废水,其经过生化处理的二级出水COD值一般高于《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中60 mg/L的限值,因此在排放标准和生化性有限的双重压力下,石化污水厂大多建成了以臭氧催化氧化为核心处理技术的深度处理单元。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石化废水毒性对微生物的抑制和胁迫作用,二级生化出水中往往携带大量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磷是动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素,也是公认的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但是,水环境中过量的磷会引起富营养化,藻类滋生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鱼类与其它水生动物死亡。零价铁除磷机理现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吸附作用、化学沉淀与共沉淀作用,但是对于吸附、化学沉淀和共沉淀作用在零价铁除磷过程中贡献不明确。同时零价铁在实际应用存在易团聚、表面易氧化、电子转移速度慢等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反应时间的磁性固体与悬浮固体,
湖泊富营养化是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过量的氮、磷输入引发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环境质量恶化、底质生境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沉水植被面积萎缩和群落简单化。受损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已成为我国水环境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基石,沉水植被的恢复是水生态修复的关键。本文选取水生态修复中常用的沉水植物苦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控制实验法探索氨氮、硫化物水平对苦草种子萌发及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化石能源被过度消耗,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造成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通过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来制备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是积极探索建立人工碳循环的方向之一,引起了基础研究与工业应用领域的广泛关注。设计与制备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电催化剂对于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许多工作报道了关于催化剂与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思想和应用案例,取得了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