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敢曝翻译研究的角度探讨敢曝文学翻译中的性别政治。对这一全新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刻的反思。翻译和话语实践具有历史性、述行性以及建构性等方面的特征,从而使敢曝文学中的性别倒转以及翻译这类文学作品时对这些性别倒转进行的处理也引起了关注。本论文将会分析敢曝文学翻译中的性别政治以及敢曝翻译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以供其他学者和研究者参考。翻译是将源语文化中的文化体传递到目标语文化中的有效途径,是敢曝性别政治的一面镜子,敢曝文学的译者可以注意到原文中的性别倒转手法,通过一些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将这些敢曝文学原文中的性别倒转在译文中表现出来。研究读者们对译文的看法和感想,以及批评家们对译文进行的文学批评,为后现代翻译研究的发展提供启发和指导。敢曝文学翻译中的性别政治在亚文化的传播,文化身份的构建以及改变社会审美等方面都起着相当的作用,敢曝指那些女性化的或者喜爱女性装扮的男同性恋者,他们想要通过翻译在目标语文化中为自身争取到更有利的地位。在中国,敢曝文学的译者需要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来取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因此翻译研究者必须考虑向中国民众介绍敢曝文学的有效的翻译策略。敢曝题材的文学作品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有利于将这种特殊的亚文化产物介绍给中国大众,使他们了解到文化的多样性,为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人民大众更理性地看待同性恋这种社会存在,可以对解决一些由于误解或偏见引起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将着重分析西方敢曝文学翻译中的性别倒转,如原文中性别倒转的写作手法,译文中处理性别倒转的翻译技巧以及目的语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这种性别倒转的接受度等。中国的敢曝翻译研究受到西方敢曝翻译发展研究的影响而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了敢曝翻译研究的一个稚嫩的分支。但是,绝大部分的中国学者并没有对它多加重视,更没有从翻译研究的角度来研究敢曝文学中的性别政治。本文独创性地研究了中国背景下一些中英文敢曝文学互译的实例,来说明敢曝文学翻译之中的性别政治的体现,说明敢曝翻译理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批判其自身的局限性,如敢曝翻译的翻译策略与翻译目的之间存在矛盾、缺乏明确的伦理导向并有泛政治化的趋势。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将使人们更重视敢曝文学翻译中性别政治的作用,能为后现代翻译理论和中国的翻译学研究带来新的启发。